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小菜薹成致富“大产业”
来源: 海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2-12-09 09:25:49
编辑: 海东市委宣传部

  

  □本报记者巴迎桂通讯员赵琦摄影报道

  菜薹,又叫“菜心”,色泽翠绿、鲜嫩可口,是餐桌上的时鲜美味。今年以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在东西部协作计划资金的支持下,全面实施“万亩菜薹供港蔬菜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有力推动互助县成为青海省重要的供港蔬菜基地。目前,菜薹及供港蔬菜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秋季正是菜薹丰收的时节。互助县塘川镇千亩菜薹生产基地里,一畦畦翠绿的菜薹长势喜人,随处可见菜农采摘、打包装车的景象。一袋袋菜薹过磅、质检、上堆,不到5分钟,小小的菜薹就从地里装到了车里,运往百姓餐桌。

  “近期我一直在家门口的菜地里忙活,一天收入有120元,工资是日结,活轻松收入也好。”塘川镇总寨村村民殷启兰说。

  据塘川镇千亩菜薹生产基地负责人杨雪峰介绍,菜薹在气温快进入零下摄氏度,其他蔬菜已经没办法在露天环境下继续生长的时候,仍然可以继续生长。“今年基地的菜薹产量基本在每公顷132公斤左右,每公斤的价格是四元到六元之间,产值高,让我对今后发展菜薹种植产业的信心增加不少。”杨雪峰说。

  塘川镇千亩菜薹生产基地是互助县建设的两个千亩菜薹生产基地之一。立足高原冷凉气候、土壤无污染、病虫害少等自然优势,今年,互助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扩规模,围绕打造“万亩菜薹供港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将基地建设作为互助县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有效抓手,在南门峡镇、塘川镇建立千亩菜薹生产基地。今年,两个基地菜薹种植实现产量1.12万吨、产值达5600万元,供港蔬菜产量1万吨、产值达3000万元,基地规模化效益初步显现。

  同时,菜薹生产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动发展模式,充分吸纳附近富余劳动力,既解决基地种植和采收用工量大等问题,又实现就近务工增收。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撑下,今年,18家带动能力强、种植模式成熟、发展意愿强烈的经营主体发展成为菜薹生产基地骨干企业,全年用工达3000余人,带动群众务工增收2480万元。种植、采收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达8200元左右,基地经济效益和带贫效益明显。

  为支持菜薹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互助县组建了由3名育苗专家、2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菜薹及供港蔬菜育苗专班,全年完成了菜薹及供港蔬菜工厂化育苗3000万株,缩短菜薹及供港蔬菜露地出苗生产周期20天,并通过聘请县外专家,多次进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350名从业人员种植水平明显提升。

  “我们研究‘大棚育苗+露地机械点播’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并驻点推行,有效提高了菜薹及供港蔬菜种子出苗率和土地产出。今年,互助县菜薹及供港蔬菜的种植面积达4833公顷,预计产量达16.7万吨,产值达6.2亿元,蔬菜产业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朱安香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