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我市全面培育“指尖产业”助推妇女就业
来源: 海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1-11 10:05:25
编辑: 海东市委宣传部

  “能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真想不到,从小就会的手艺活也能赚钱养家。”日前,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盘绣园里,绣娘吕三月花和姐妹们谈笑间感慨新生活的同时,手上的活儿一刻没停。

  绣娘手中的活儿就是助推海东广大妇女脱贫致富的青绣。近年来,海东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致力于刺绣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市场化开发,依托民族特色文化、农耕文化,立足打造青绣品牌,挖掘整合全市刺绣资源,全市刺绣经营单位共有246家,长期从事青绣手工技艺的绣娘达5万多人,从业人员月均收入达3000元至4000元,青绣成为广大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海东市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土族、撒拉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妇女自小就掌握了盘绣、堆绣等传统工艺,几乎是“家家有绣娘、人人会手工”。

  于是,“绣娘计划”成为近年来海东市推进“巾帼脱贫行动”的重要载体,海东市通过大力实施青绣产业园项目,培育龙头企业46家,刺绣工坊38家,在互助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3个县相继设立生产基地、产业园和车间,成立青绣行业协会3家、专业合作社1家、传承基地3家、传习所18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培育青绣产业示范户6家,推动青绣产业化规范化发展。

  “我们绣的产品大到挂画、茶席、背包,小到口罩、领带、茶杯垫、小挂件等,各式各样的图案,应有尽有。”吕三月花说,以前住在山上的时候,哪里能赚到钱,现在一年就能挣万余元。如今,海东市的很多村庄建立了刺绣基地和扶贫车间,越来越多的当地妇女通过手工盘绣增加了收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青海刺绣行业协会会长、素隆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晓莉表示,青绣不仅仅是指尖功夫,更是顶尖技艺,做强做大青绣产业,对助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让绣娘们捧着艺术的金饭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海东创新生产加工模式,建立“协会+公司+手艺人”“车间经济+炕头经济”等模式,把青绣产品质量、技艺应用与传承、年度业务指标等任务予以量化,将责任层层分解至青绣工坊带头人和刺绣手艺人,并落实生产目标任务激励机制,使工坊管理经营透明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务工不用去远方,岗位就在我家乡,工厂建在家门口,挣钱不用往外走。”韩乙米娜是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第一批绣娘。凭借自己的好手艺成功转型后,她不仅每个月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更令人高兴的是她的刺绣产品频繁出现在各大展览会上,成为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近年来,海东青绣产品先后在青海文化旅游节、青洽会、成都国际非遗节、外交部全球推介会等国内外活动上频繁亮相,并在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海东专场“城市名片”环节全方位宣传推广青绣,青绣品牌不断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海东市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建立立体化的青绣销售网络,广泛利用景区、机场、客运站等渠道销售青绣产品,开设青绣艺术馆,定期举办青绣产品展演,现场展示青绣刺绣过程,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7家网络购物平台开设青绣网店,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