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外媒看海东
“沉睡资源”孕育新希望——查汗都斯乡整治撂荒地小记
来源: 海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7-05 09:52:46
编辑: 海东市委宣传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400多名红军战士沿黄河南岸伐木、垦荒、修路、建房……他们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赞卜乎村吃不饱、穿不暖,却依旧一心向党的事迹沉寂多年后被后人发现,1987年,当地政府将赞卜乎村改名为红光村,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查汗都斯乡以红光村留存的红军精神激励自己,开垦沉睡已久的撂荒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继续谱写着守护绿色家园的时代赞歌。

   从一片杂草地到处处生机盎然

  “刚开始这里是一片杂草地,没人种植,大家都出去打工了,但是这片土地的土质很好。”韩文德是红光下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撂荒的310亩土地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地块了。韩文德说,七八年前,这里种着小麦、油菜籽、玉米等农作物,小麦的收成较低,亩产500斤到600斤,大部分村民种植的是玉米,亩产在2000斤左右,往外卖时,一斤玉米的价格在1至1.5元。“一年到头都要扎在土地上,手里没钱,日子过得不富裕。”韩文德说,除了冬天,农民们没有长期的空闲期,短期的活计也不好找,在没有更好的出路以前,大家都过着这种生活,冬天晒太阳,夏天出早功。

  红光下村共有176户703人,外出开拉面店的有60至70户,村民的大部分收入靠的是外出务工。虽然村上还有一些剩余的劳动力,可是,能把精力放在种地上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大家不愿只守着一亩三分薄田维持生活,很多人都举家外出开拉面店或务工,导致红光下村东边的310亩土地在去年以前一直处于撂荒状态。

  土地撂荒了,这一片地方自然就没人愿意来了,荒草迅速占领了310亩优质农田,连通往田间的道路都被荒草掩盖了,只留下一条窄窄的、浅白的缝隙。2020年年初,查汗都斯乡党委政府借着全市整治撂荒地的契机,开始对全乡的撂荒地进行统计、招募合作社、复耕。

  “现在这里套种了310亩辣椒和花椒,全部流转给了青海万雲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查汗都斯乡副乡长马旭洋说,由于红光下村这片土地质量较高,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后,去年三月栽种了辣椒和花椒。村民们从去年开始也收到了流转土地的资金,撂荒地也开始发挥“效用”,成了村民们增收的“法宝”之一。

  苏小真(左二)与撒拉妇女一起拣辣椒

  喇哈西热正在地里除草

  日前,走进万雲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片绿意盎然。小小的辣椒苗旁边是一棵棵花椒树,虽然不大,但是每棵树上都已经挂有绿油油的花椒果,走近仔细闻一闻,还有独属花椒的清香味。这一片曾被人撂荒的土地上,恢复了蓬勃的生机,通往田间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复耕前期,合作社的大型机械、乡政府雇佣的劳动力、红光下村的村民齐上阵,一铁锹、一板撅,把310亩优质土地资源重新“唤醒了”。

  从杂草地到辣椒基地,红光下村村民也没有想到,如今,还有这样一种从土地里“刨金”的方式,既富了口袋,也绿了家园。

   从不愿干到“撸起袖子加油干”

  青海万雲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小真是一个正在创业初期摸爬滚打的年轻人。得知查汗都斯乡要复耕撂荒地,他积极报名流转土地,并尝试用去年流转的310亩土地种植合作社培育的辣椒苗。去年一年,辣椒的长势喜人,象征着合作社育苗技术的成熟,这也让苏小真意识到,他的“两椒”产业正在撂荒地整治的契机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总共流转了查汗都斯乡的1300亩土地,用于种植‘两椒’。我们合作社已经购买了精深加工机械,做好了做深加工花椒产品的准备。”苏小真说,从红光下村流转的310亩土地,去年辣椒亩产达到1500斤到2000斤,花椒亩产40斤左右,今年是花椒挂果的第二年,收成应该要比去年好得多。

  产量更高了,自然要开始涉足精深加工领域。苏小真说,这是一个企业的必经之道。今年,苏小真不再把目光聚焦在辣椒面、花椒面、辣椒丁这些粗加工产品上,而是想着打造一些“夺人眼球”的产品以获得市场青睐。“以前不愿意干精深加工,产量和种植面积也达不到做深加工的规模,今年增加了撂荒地的种植面积,对市场也进行了考察,觉得可以尝试一下精深加工。”苏小真说。

  “等今年的花椒和辣椒下来以后,我们打算推出油泼辣子、辣椒丝、花椒酱等产品,预计10月可以面向市场销售。”苏小真表示,自从把这片从前的撂荒地流转以后,他干事创业的决心也被激发出来。

  撂荒地整治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在乙么亥村,村民们从最初的不想干、不愿干到现在看着连片的玉米地拍手叫好的场景,给村老党支部书记马德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撂荒地整治刚见成效的时候,我们村的好多人都在羡慕别人家丰收的场景,轮到自己的时候却不愿意干了。”马德成说,乙么亥村的撂荒地是全乡整治的重点,因为这些撂荒地大多数集中在高速路边,十几年的杂草丛生早已把这片地“装扮”得不像是耕地了。加之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懒惰”思想,无疑让这件事难上加难。

  为了让乙么亥村的村民们支持政府工作,查汗都斯乡和村“两委”轮番上阵,单独谈、集中谈、讲政策、论好处,在农家庄廓、巷道、村委会广场,只要有村民扎堆的地方,就有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与村民沟通交流的场景。

  经过党员干部多次的动员后,有一部分村民先与循化同源养殖合作社签订了流转土地合同,等到合作社的大型机械开始“轰隆隆”地进行播种的时候,很多村民的想法都开始动摇,随后,相继有210户左右的村民都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了同源养殖合作社,土地流转后,合作社把780亩耕地全部种上了玉米。

  开垦后,看着眼前绿油油的玉米地,乙么亥村的许多老人都竖起大拇指,这样才对嘛,地里就应该种粮食。

  如今,走进乙么亥村撂荒地整治后的750亩连片玉米种植基地,一片绿油油的场景映入眼帘。眼前的耕地里,玉米长势良好,旁边的水渠畅通无阻,而这一切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变化,都源于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

  “撂荒地复耕后太好了,我既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挣钱,也可以拿到土地流转出去的500元钱,收入高了,也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村民喇哈西热拿着铁锹,边在地里除草边说。去年开始,她就在万雲合作社务工,一小时12元,她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比纯粹种地时强多了。

  喇哈西热有三个孩子,目前都在上学。自从红光村成功打造为红色旅游基地后,从红光村到积石镇开通了公交车,供来往的群众出行,喇哈西热的老公便去开公交车了,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喇哈西热3000元的务工收入,她们家的收入算是村里的中等水平。“我流转出去了1亩土地,一亩500元的流转费,家里还有3亩地,种植玉米、洋芋、辣椒,口粮也就够了。”喇哈西热说,过去的七八年间,这撂荒的1亩土地就等于每年扔掉了500元的收入。撂荒地整治后,他们在地里投入的劳动力少了,收入却更多了。现如今,除了把自家的“口粮地”操心好以外,喇哈西热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万雲合作社。

  流转资金、红光村红色资源带动的收入,再加上务工收入,从单一的种植收入到如今的三项收入,喇哈西热家的收入变化成了查汗都斯乡不少村民生活发生变化的“缩影”。

  撂荒地整治给了红光下村村民增收的希望,也给了流转土地的合作社致富的希望。“我以前要从外面买饲料,今年流转了750亩撂荒地后,做青贮饲料给我的1200只羊吃应该就够了,省下了不少钱,还带动村民增收了。”循化同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亥力录说,在没有流转查汗都斯乡的撂荒地之前,他每年要从外地购买700到800吨的青贮饲料,一吨的价格在500元左右。从今年开始,他再也不用购买青贮饲料了。“我们今年4月开始复垦,5月开始种植,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这片地全都种上了玉米。”马亥力录说,乙么亥村有210到220户农户的地全都集中在这片土地上,有的村民是一亩,有些村民的地不到一亩,县乡村三级政府部门在种植前期做了大量量地、询问复垦意愿的工作,才让他的合作社乘上了撂荒地整治的“东风”,他也得到了整治撂荒地的“好处”。

  “以前种地不划算,占着家里的强劳力,收入却不多。”乙么亥村的老党支部书记马德成说,以前乙么亥村撂荒的780亩地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甚至到了后来,灌溉用水没有了水源地,村民们的地浇不上水,种地一年比一年难。后来,大家都放弃了种地,外出务工了,撂荒地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

  马旭洋说,了解到全乡1870亩撂荒地中80%都是由于水利设施的问题后,查汗都斯乡党委政府在去年全力争取循化县水利设施项目,把南干渠的水引到了乙么亥村的灌溉渠,架渠引水、修复渠道、平整土地、招商引资,一项项工作干下来后,撂荒地整治才有了如今的成效。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但干起来就很难。”马德成说,现在水通到了家门口,灌溉不成问题,水渠畅通无阻,通往田间的道路也从只能走三轮车的窄路改造成了宽阔平整的田间路,这些变化,都是撂荒地整治带来的。在马德成看来,撂荒地整治的成果有些是可以用眼睛看得见的,就像眼前绿油油的玉米地,但有些是看不见的,比如村民们对党和政府与日俱增的信任和感谢。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免责声明 海东新闻网由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海东市委宣传部负责。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