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山庄村里“小”人物的大变化
来源: 海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2-20 09:22:42
编辑: 张启杰

排练秦腔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几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村民陈玉成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转变,猪圈里的10头猪和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的七里花海,都是陈玉成的“增收法宝”。通过扶贫、发展,靠山吃山的村民们终于有了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务工渠道,收入越来越好,大家则是越来越盼望着过年了。

  这个春节,陈玉成家要比往年更热闹些,不仅是因为女儿和女婿回家过年了,还因为今年他把爷爷辈留下来的剧团重新组建起来了,物质和精神获得“双丰收”的陈玉成脸上藏不住浓浓的笑意。虽然陈玉成只是山庄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但是透过他,我们似乎看到了山庄村所有村民的变化。

陈玉成在挂灯笼

  “现在每天都像在过年”

  “以前我就在养猪,但是规模小,后来有了产业扶持资金,养殖规模也就变大了。”陈玉成说,在村里,贫困户是很没面子的,但是过去那些年,他们夫妻二人要操持家务、给妻子看病、供女儿上学,确实不是件轻松的事。困难时卖掉一头猪,家里的生活就能暂时维持下去。

  随着社会发展,单纯靠种地和养猪就能维持的生活似乎也变得落后了。这些年,山庄村里也有了一些大变化。2017年,陈玉成家门口的这座山被当地的一个老板看上,投资打造出七里花海景区。门口就是景区,这要放在以前,陈玉成想都不敢想。但如今,却成了现实。

  “以前就是一座山,普普通通的,村里好些人的土地都在这座山上,现在倒成了花海。”陈玉成说,打造花海之初,村里还有些人质疑到底这座山上的“花田”能不能挣到钱。一年过后,村里的大多数人都依靠这座山在家门口捧上了“就业饭碗”。陈玉成自然也成了七里花海景区的受益者之一。

  “我现在就在景区管理种花种草的杂事,一个月工资3600元,一年有8个月的时间在工作,每年收入2万元左右。”陈玉成说,2017年开始,景区游客不断增多,用工数量也急剧上升,村里的好多人都去景区打工,他的收入也慢慢上去了。从2017年至今,七里花海景区不仅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去处,也让当地人彻底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好处。

  现在,陈玉成盖起了十间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院子后面盖了猪圈,年前存栏猪有10头,2020年以平均一头猪300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9头。为了让猪长得更好一些,陈玉成利用自己以往的养殖经验,把猪圈下面做成了炕,每天还要给存栏的猪“烧炕”,让它们也能温暖地过个冬。一日三次,次次不落地喂猪、扫圈,这位勤勤恳恳的庄稼人不仅让猪睡上了“炕”,也因为勤劳收获了不少。

  “2014年利用‘党政军企示范村’的创建契机,我享受到了4.5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盖起了现在的这个房子。”陈玉成说,从2014年至2018年间,他先后花费30余万元,断断续续地装修、还款,把房子建成现在的样子。住在温暖、舒适又宽敞的房子里,他的心里无比高兴。

  “以前过年没有清油,买上两三捆葱,七八斤肉,一斤酒就可以过年了。肉啊菜啊都不是给自己吃的,都要留着亲戚来了再吃,也不是像现在大片大片的肉炒着吃、煮着吃,那时一盘菜里面只有一点点肉渣,那就算是肉菜了。”回忆起记忆里的春节,陈玉成总说:“比起以前,现在每天都是在过年。”

  “让山庄剧团重新‘活’起来”

  最近这两年,山庄村里的村民都有了一个共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但总是少了些年味。和陈玉成差不多年岁的人总在嘴边嘟囔着:“要是能像小时候那样唱戏就好了。”

  “山庄剧团我小的时候就有,但是1991年以后就停了,到现在已经20年没唱过了。”陈玉成说,小时候,看戏是过年期间村里的小孩们最盼望的事情。1946年左右,陈玉成的爷爷创建了剧团,组成了20多个人的团队,每年春节期间都要给大家带来几出经典的曲目,陈玉成整天跟着剧团后面转,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他也爱上了唱戏。

  “今年我们从农历十一月初一就开始练习了,想着过年的时候能给大家唱唱戏,找一找小时候的年味。”陈玉成说,重新组建山庄剧团的消息一传出,县、乡、村都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这让他对剧团的重新组建充满了信心。

  经过二三十年的跟团历练,重新组建起来的山庄剧团里面,陈玉成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我现在什么都会,唱戏也会,化妆也会,缺什么我就顶上去。”陈玉成高兴地说,山庄剧团能够组建已经让他的心愿完成了一半,希望今年可以让全村人热热闹闹地看场戏,过个好年。

  《三对面》《白窑》《彦贵卖水》……练习了这么久,在陈玉成眼里,大家的唱功都有了很大进步。43岁的曹得胜在《三对面》里面扮演岚萍公主,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唱,长大后再次唱起,依旧是熟悉的感觉。

  “能重新组建起剧团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小时候就爱唱眉户戏,因为我的母亲以前是剧团的,现在我也爱唱,希望能让村里人听到我唱的戏。”曹得胜说,这几年,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许多,重新把唱戏这门手艺捡起来也是陶冶情操、打发时间的好方法。

  在陈玉成家里记者看到,山庄剧团曾经用过的衣服被熨得平平展展地挂在衣架上,唱戏用的衣服、假发等占了大半个场地。“这些衣服都是以前用过的,现在还可以用。”陈玉成说,经过几十年的“压箱底”,有些衣服已经完全不能用了,他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准备让剧团成员重新跟村民见面时能够穿上新的戏服。

  “5月里,石榴花开赛牡丹……”陈玉成拉着二胡,与曹得胜排练了起来,刚进门的高发旺则在一边整理唱戏用的服装和道具。“今天去镇上赶集买了些烟酒食品什么的,花了四五百元,先买了自己用的,拜年的还没买。”高发旺说,以前他要出门去县城找活干,但“活儿总是连不上”,有两三天特别忙,也有可能有一两周没活儿干,所以收入也不稳定。从2017年开始,高发旺也去七里花海务工了,收入稳定不说,就在家门口,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

  山庄村的人都知道,国家的好政策,才能让这个山沟里的村子赶上时代浪潮乘风破浪,让大家都吃上了“旅游饭”,眼下,不仅端上了“旅游饭碗”,山庄村的人还看上了一出出精心编排的秦腔和眉户戏。

  “这个年,过的就是幸福”

  “牲口盼着驮田,娃娃盼着过年。”这句话陈玉成从小听到大,承载了他小时候的春节记忆。“以前用牲口种地的时候,秋收要用牲口把麦捆驮回来,牲口一回头就可以吃到粮食,娃娃在过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零食、收压岁钱,这句话特别写实,所以就流传下来了。”陈玉成说,小时候地里种着青稞和土豆,充饥基本靠土豆,过春节了,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有一口别的吃食,就高兴得不得了。长大后,春节成了和远嫁的女儿团聚的日子,陈玉成夫妻二人每年都在心底默默盼望着那一天。

  “今年的猪头肉剩下了,等着三十晚上和女儿女婿一起吃呢。”陈玉成说,女婿是陕西人,现在夫妻二人在西宁市上班,今年他们夫妻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不准备回西安,在民和的娘家就成了女儿一家人的过年首选地。

  采访当天,陈玉成的妻子带着小外甥出门串亲戚,陈玉成听说采访团队要来,早早地在锅里煮上了肉。“今年的年猪是280斤,我们家留了一些,剩下的让村里的两户人家买走了。”陈玉成说,自从开始家庭养殖后,每年杀的年猪都是自家养的,今年的猪比往年壮了很多,他们夫妻二人怕吃不完,就卖了出去。

  揭开锅盖,肉香和调料香味立马钻进口鼻。陈玉成把袖子往上撸了撸,剥葱、捞肉、切肉、撒盐、放葱,两盘刚出锅的白水肉就上桌了。看着现如今每天都能吃到肉的美好生活,陈玉成回忆起了小时候的艰苦岁月。

  “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吃了晚饭就没有早饭。有时候放学回家就在廊檐下躺着,饿得没有力气。”陈玉成说,小时候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房梁被熏得黑黑的,一到冬天,炕上就会放上一个取暖盆。“我11岁的时候就去山里捡柴火,凌晨四点出发,晚上九点回家,一次能背回来30斤左右的柴。”在陈玉成的印象里,那时候的一捆柴是一两分钱,十捆柴就能换一堆官亭镇的杏子,那是陈玉成和小伙伴最爱的零食。

  如今,不论是饮食还是穿衣、出行方式,山庄村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些,住在大山深处的村民都有切身的体会。

  “以前我们走着去古鄯镇赶集,走路要一小时,现在赶集的话出门就有公交车,15分钟一趟,特别方便。”毛德宝是山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村里的情况他非常清楚。在毛德宝记忆里,山庄村这个靠近山跟的脑山村,经济、文化、生活都比较落后。这些年,山庄村却靠着眼前的这座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几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的生活,前几年这个山沟里前面的那几个村子都发展得比我们村好一些,我们村是最里面最靠近大山的村子。”毛德宝说,这几年,随着国家的一项项方针政策在山庄村落实,山庄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的精气神也跟着足了。

  今年,陈玉成早早地挂上了大红灯笼,准备好了过年的“盘丝”、麻花、烟酒等,就等着与女儿团聚,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过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