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依靠绿水青山过上向往的生活
——植树造林绿化海东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 海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1-02 10:19:05
编辑: 朱月琴

  夏日的七里花海让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翻开海东生态建设“台账”:“大会战”、乡村旅游、湟水河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行动历历在目,绿化、生态环保、水质达标、城区更亮丽、群众生活更幸福等字眼夺人眼球。

  几年前,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后山的一条穷山沟里,村民还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汉,土砖土瓦土村落,一日三餐是洋芋。几年后,穷山沟变景区,百姓吃上“旅游饭”,腰包日渐鼓了起来……

  曾经垃圾遍地、处处荒凉的小峡口,现如今变成了从省城西宁进入海东的明显分界线,48万株青海云杉、油松、山杏、青杨、白榆等苗木让原本“脏乱差”的小峡口摇身变为一大景观……

  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血脉、铸入骨髓、植入灵魂,“醉”美海东在绿水青山中实现了闪亮升华。与此同时,广大市民也在绿水青山中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海东在一场场有关“绿”的变革中,为市民生活添上了“绿妆”。

  农村变美“向往的生活”在眼前

  说起农村,许多人还停留在“脏乱差”、去一趟就会“灰头土脸”的刻板印象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是为了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山绿了,生态环境好了,我们的日子才会过得更好。”在谈到种花栽树对村庄的影响时,星显胜说。

  星显胜是平安区巴藏沟回族乡下星家村的党支部书记,六年来,他带领党员群众积极主动种花植草、净化沟渠、清运垃圾,凭着一腔热血,数年如一日致力于家园环境的绿化美化。

  2014年,星显胜组织成立下星家村星火农场,在下星家水库周边的荒山荒坡上种植青杨、油松、柏树等3000余亩。至2019年,星显胜已先后种植树木2万多株。在他的影响下,下星家村村民掀起了一场在自家前庭后院种植花草树木的热潮,并逐渐形成了一条数公里长的“花带”,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海东市的许多乡村,通过植绿改变了旧面貌,实现了新发展。柴草垛、垃圾、户外厕所一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别致的院落、干净整洁的村道、处处鸟语花香的新农村场景。由此带给村民的不仅是植入到“骨子里”想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期待。

  “有人把生活过成了抹布,杜老师却把生活过成了丝绸。”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松树乡加仁村村委会主任马生福口中“丝绸”一般的生活,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变绿、变美、变净后,加仁村村民杜老师家的生活现状。

  走进杜老师家的院子里,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几十盆盆景,有花有草,菜园子桃树上的桃子早已压弯了枝丫,小院子干净整洁,让人赏心悦目。农村生活的惬意自在和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让夫妻二人早早过上了其他人“向往的生活”。

  阔步迈进小康的海东群众在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中懂得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让子孙后代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栽花种草成了一条必经之路,这些花花草草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金山银山”。

  河道变净生态海东“顺流”发展

  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泥沙堆积是生态环境的反映,蓝天碧水、草木成荫、河水清澈见底也是生态环境的真实反馈。

  近年来,海东市重点围绕湟水河“一条主线”,小峡、大峡、老鸦峡“三个重点”,湟水河两岸绿色廊道和绿色河谷“一个绿廊”,结合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大棚房”综合整治等行动,实施湟水河生态绿化重点工程,总面积为3693.5亩。

  湟水河绿化工程重点对平安区小峡口、高速公路出入口西侧、湟水河滨河路沿线,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峡口北侧、曹家堡机场南侧,乐都区朝阳山市级行政中心两侧、朝阳山公园东南侧台地、大地湾湿地公园、老鸦峡西口、高速公路出入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水河两岸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等16个片区实施绿化。工程通过刷坡、覆土回填、微地形整理等措施,按照“一片一品,一片一景”的原则,营造景观绿地,把湟水河两岸打造成生态海东建设的展示窗口和承载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为生态海东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让市民与碧水清流为邻。

  “以前走到小峡口都是光秃秃的山坡,去年开始我看见很多人在这里植树,今年小峡口就已经变绿了,五六月份开车经过的时候看见成片的果树开花了,感觉很好。”住在平安区的居民李艳梅说,以前她常常走国道经小峡口去西宁探亲,对小峡口的变化她比谁都清楚。

  小峡口绿了、湟水河清了,通过湟水河两岸绿化工程的实施,昔日废旧厂房、农村危旧房屋、荒滩荒地得到了有效整治,还给湟水河一个清静的绿色河岸,用绿色和植物色彩扮靓了湟水河两岸,改善了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

  湟水河两岸绿化工程做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一次见景,完成绿化面积3693亩,投资达1亿多元,逐步打造成了生态海东建设的新窗口,为建设湟水河东部绿色生态走廊、构筑“绿色河谷”增添色彩。

  农民变富乡村游让农村“出路”更广

  “农民富不富,关键要看党支部”,现如今,除了要看党支部,还要看村里面有没有“景”。

  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又称“卯寨新庄村”。近年来,“卯寨”二字不断出现在市民的朋友圈里和网上各种各样的小视频里。从2008年开始,新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和,带领群众绿化卯寨沟东西两侧的荒山荒坡3600余亩。10年来,他把荒山治理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和责任,日复一日地造林、守绿、护绿。

  依托大变样的村庄环境,从一个农家院变成现在拥有特色民俗巷道、滨河步行街、观光花田等40处旅游小景的全省知名景点,这个曾经土里土气的穷山沟以植绿开头,让村民实现了致富梦想。

  2018年,卯寨实现营业额500余万元。卯寨重点打造的100多个小吃餐饮商铺,免费为当地群众和贫困户提供经营场所,借助景区发展,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近3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0多名农民实现了稳定就业,间接带动周边近千人就业,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同样,在平安区古城回族乡石碑村,也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热潮。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年,石碑村旅游接待人数预计可达12万人次,收入可达500余万元。”平安区石碑村党支部书记马成全说。

  石碑村村“两委”充分利用石碑村区位、环境、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投资560万元打造石碑村乡村旅游项目。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村民的商机越来越多了。他们有的开了小超市,有的开了农家乐、小吃店,还有的做了酿皮、酸奶、甜醅在景区售卖。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看到家乡的快速发展,纷纷回乡创业,给石碑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以前我都是去沿海发达地区开拉面馆,因为那里经济发达,能挣钱。如今,在家门口也能创业增收了,收入一点也不比外地差。”返乡归来的马守庆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日子过得愈加红火。

  记者了解到,借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石碑村将50万元村集体发展资金投入到景区内购置游乐设施,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4万元,加之项目分红,石碑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可达18.16万元,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季节性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回看乡村旅游在海东的发展,都是以“景”起步,进而带动村民增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些“景”里面,能看到的都是绿水青山,感受到的是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

  再看海东乡村旅游,一系列乡村景观的打造,让全省甚至全国人民都能在这里既“看得见山”,又“望得见水”,还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海东变成现实。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