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谢谢您 我的老师】跨越两千公里的支教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20-09-10 11:19:48
编辑: 朱月琴

  马晓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他,一身球衣球鞋、一副黑框眼镜、一脸阳光帅气,总透露着一股子愣劲儿。有人说他就是个“愣头青”,认定要做一件事情,就非要坚持到底!他是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心幼儿园的90后男幼师马晓东。2018年10月份,马晓东第一次踏上了距无锡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开始了支教旅程。

  这趟旅程连接了两个不同地区,让无锡和海东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彼此了解,彼此相信,一起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支教的日子是清贫而艰苦的,马晓东所在的地方是化隆县思源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紧缺,学校大班额的情况非常明显。他所带的六年级四班共有67个学生,由于教师资源有限,他承担了数学课、体育课、期中复习等授课任务。化隆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家庭教育水平及教育观念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让他第一天的课程显得有些吃力。当天晚上,批改完作业本,他开始钻研起了教材,并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挑灯夜战,量身制定出了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支教期间,马晓东开始指导学生们接触信息技术,当时学校没有软件设备,没有成体系的培训方法,一切从零开始。他一个人挑起了六年级所有班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当孩子们第一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面,操作着崭新的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面慢慢地敲击时,他像个孩子一样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离家一年的支教生活中,马晓东每天除了家访、看书、备课,就是和孩子们玩在一起,给他们看笔记本电脑,给他们看手机,给他们看书,带他们一起认识外面的世界。

  从2018年11月开始,他不间断地前往学生家中,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他的足迹遍布了化隆县群科镇各个村庄。看到条件艰苦的孩子们,他下定决心要解决孩子们的困难。他联系公益组织、企业提供帮扶物资,和其他支教老师一起给孩子们送去各种书籍、文具用品、生活用品,孩子们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礼物,种下了希望和感恩的种子。

  “马晓东展现出了一名支教老师的风采和热情,给年轻老师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主动站出来,一人来到二塘乡香里胡拉小学进行支教工作,一个人在山上守着孤单,守护了这一方的孩子们。”化隆县思源小学的校长马福良说。

  一年的支教时间到了,马晓东回到了无锡,可他会时常想起远在海东的孩子们。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再次申请去海东支教,继续在海东给孩子们教书。2019年9月,跟随着无锡的另一批支教团队,他再次踏上了化隆这片土地。满怀热情的他充当着领队的角色,告诉大家海东的风俗习惯,帮助大家迅速地熟悉环境,融入这里的生活。

  “来到海东支教,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段支教经历中,饱含着我的泪水、汗水,是我人生中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来时空空如也,充满着热情,只有对未知世界的迷惘和困惑,离去时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仅是那几张荣誉证书,还有海东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给我的感动和成长经历。一次海东行,一生海东情,一世海东缘。”马晓东说。

  有志而来,有为而归。教师节前夕,今年支教刚结束的马晓东致电记者,希望借助《海东时报》的平台,告诉化隆的孩子们,老师没有忘记他们,愿化隆的孩子们,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