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决胜脱贫攻坚】民和贫困农民跨出山门挣票子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20-03-23 10:55:44
编辑: 朱月琴

  务工人员在无锡某工厂务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五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农村劳务产业,全县贫困农民走出大山闯世界,靠劳务输出脱贫致富,实现收入50.14亿元,人均年增收7500元以上。

  走出去闯出一条增收路

  海东农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个月过年,三个月农忙,八个月清闲。”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有序转移,始终是影响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民和县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强县富民的重要工作来抓,制订了“旅游强县、产业富县、劳务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县劳动部门也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机构。几年来,民和籍劳务人员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特别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后,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务工,给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2001年起,民和县通过异地引劳方式,引导干旱贫困山区的800多户贫困户移居到海西州诺木洪农场承包土地。2004年,又引导贫困农民前往海西种植枸杞,这些农户的经济收入一路攀升,引发了更多农民自发前往诺木洪承包土地耕种经营。2015年,移居诺木洪的民和籍农民达1555户7488人,人均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这些农民不仅赚回了票子,而且开阔了视野,换了“脑子”,掌握了一技之长,学会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后,又回到家乡承包荒山、开办养殖场等。

  转导乡转导村脱贫户马塔卜笑着说:“在诺木洪农场里务工比老家山区种麦子好多了,每年在农场种植2公顷的枸杞,有20余万元的纯收入。”

  转导乡一位干部说:“一亩地刨不出小康生活,穿农装走不上小康之路。”为让农民群众拿到一把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民和县以乡镇企业吸纳、能人老板带动、亲朋介绍等形式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为没文化、缺技能的农民提供就业渠道。

  转导乡村民马清明告诉记者,他在诺木洪农场已有20个年头,每亩的枸杞年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这样的收入可不是个小数字。“围绕枸杞产业,我们在瀚海戈壁上闯出一条稳定增收致富的小康路,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盼头’。”马清明说。

  自2016年至今,民和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6.24万人次,其中县内输出8.31万人次、省内跨地区输出16.16万人次、省外输出21.77万人次,从最初的海西诺木洪农场到现在的新疆、西藏、无锡等大中城市,都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站,为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圳市宣讲现场

  打品牌外出务工更舒心

  近年来,民和县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精心打造了“金秋摘棉”“枸杞种植”“拉面产业”等劳务品牌,让更多农民在外出务工中走上致富路。

  靠山吃山,可对峡门镇峡门村人来说,大山对他们已经不再是优势。每年春节刚过,大批村民背着行囊,纷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途。他们要像那些早已在城市里打工或做生意挣钱的邻居一样,靠勤劳的双手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些年,仅有1123人的峡门村,就有700余名农民走出了大山,在外地挣回“票子”的同时,也换了“脑子”,成为现代新型农民。

  近年来,民和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将传统的“搞副业”增收项目,培育成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产业,让农民走出了一条“输出一人、受益一户、带动一片”的务工之路。

  据隆治乡白武家村常年在外务工的霍彦福介绍,他从1992年开始先后到县城、甘肃省红古区的多个建筑工地务工,每月工资在200元到400元之间,虽然有点少,但是比起种庄稼的收入,相对来说要划算得多。自1995年开始,他凭着多年的务工经验,每年带领50多个乡亲承包建筑工程,自己每月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乡亲们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走,去铁路上挣钱走。”2000年开始,霍彦福承包了青藏铁路的部分建筑工程。铁路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个人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积累了一定的资本。2008年,在县劳动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和县上的7名合伙成立了民和建达劳务派遣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00万元,承包的工程也从水利、建筑等行业,发展到现在的公路修建、铁路修建、桥梁建设等多个行业,带出去的农民每年平均收入在1.3万元-1.5万元之间,最低的也有8000元。

  贫穷贫穷,待在家里更穷;出路出路,走出家门才有路。回顾多年来的务工历程,霍彦福深深地感到,要使农民真正从贫瘠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变成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新型农民,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培育劳务品牌,让用工单位放心、让贫困农民有工可打。

  李二堡镇山庄村村民冶有录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参加了民和县地方品牌产业服务局组织的拉面产业‘带薪在岗实训’班。2018年到浙江省金华市经营拉面馆,现在年均收入达8万元—15万元。我想把拉面产业做强做大,让大家继续利用拉面产业这个品牌一起脱贫致富。”

 

  民和县外出务工欢送仪式

  闯市场五“子”登科唱幸福

  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记者来到松树乡加仁村委会。鳞次栉比的乡村小洋房坐落在乡间小道上,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正在地里忙碌。“出门打工就是好,既能挣钱又开阔眼界。”一位村民笑盈盈地说,我儿子和儿媳妇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我和老伴年纪大,只能在家种地、照顾孙子。走进村庄,昔日破旧的民房已被一幢幢漂亮的平房所取代,每个村民家各式各样的家电家具折射出生活质量的提高。

  “要想彻底拔掉‘穷根儿’,就要彻底改变村民思想,转变观念,引导和带动村民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只有让更多的村民‘走出去’,才能走上致富路。”加仁村党支部书记杜成礼说道。

  加仁村有168户712人,人均耕地面积2.5亩,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一年下来,种植的粮食只够全家人糊口,可支配的经济收入很少。

  加仁村村民李三位刚从地里忙完春耕,说起外出务工收入他高兴地说:“这几年,我忙完农活就外出打工,地里、家里都不耽误,的确挣了不少钱。在外,每月我工资5000多元。你看,地里的活刚忙完,厂里老板这隔三差五打电话催我复工,我这两天就要走呢。”

  今年3月份,松树乡党委先后组织输出劳务35人,其中到江苏、新疆、西藏务工人员17人,自发到新疆务工人员12人,在县内务工人员6人。现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走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劳务输出大军。

  “政府引导我们树立新观念、新思想,鼓励外出就业,搭建好就业平台,出台务工奖励政策,外出务工的车票政府也给我们报销了,为的就是让我们摘穷帽子,挪穷窝。”外出务工的加仁村村民马生英说。

  如今劳务输出使民和县涌现出一大批通过劳务输出勤劳致富的“小车村”和“小康村”,劳务产业带给贫困群众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大家擦亮了“眼珠子”、锻炼了“脑瓜子”、鼓起了“钱袋子”、盖起了新房子、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战贫魔民和有哪些经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多年的探索,民和县劳务产业不断成熟,给贫困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这些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解放了贫困山区的生产力。劳务产业让一大批贫困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走向了广阔的市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片脱贫致富的新天地。

  造就了一批新型劳动力。在闯市场的过程中,广大贫困群众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市场思维和竞争意识、掌握了一技之长,参与和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日益增强。

  创造了一批劳务品牌。通过多年探索,民和县贫困农民创造了“金秋摘棉”“枸杞种植”“拉面产业”等劳务品牌。依托品牌优势,劳务输出的目标性、可靠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

  激发了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多年的劳务输出激发了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改变了“等靠要”的落后思维,形成了“我要富、我能富”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决胜脱贫攻坚筑牢了思想基础。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