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海东要闻  区县窗口  新闻中心  领导活动  海东精神  文明海东  外媒看海东
 
 
民和农技变革丰盈百姓“粮仓”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9-12-11 16:07:17
编辑: 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每年秋末冬初时节,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干旱山区,从田间地头到农户庭院,处处是一片金灿灿的收获之景。而这种颗粒满仓的丰盈秋景,算上今年,已经在民和干旱山区延续了10个年头。

  在“拉羊皮不粘草”的纯浅山干旱山地上种出亩均千斤的产量,从青海东部的一个农业大县跻身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用农民的话说,靠的是一张薄薄的农膜;从农业技术推广的角度讲,靠的是一场农业种植技术的变革——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10年来,民和县就是靠着这项农技变革,让全县六成以上的干旱山地变成了山区农民的丰盈“粮仓”。

收获的玉米

机械铺膜

  全膜玉米让亩产翻了3倍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民和县转导乡后坪村,见到了后坪村党支部书记马正才。他告诉记者,后坪村是典型的纯浅山地区,全村有1500多亩耕地,因为“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种到地里的小麦,如果遇上雨水较好的年份,还能有200公斤左右的粮食产量,如果遇上旱年,那就连籽种都收不回来。

  在这种严酷的生产生活环境下,迫于生活的压力,后坪村全村150多户村民中有三分之二的农户都外出谋生,而全村三分之一的耕地也因此被撂荒,无人耕种。

  马正才表示,自从种植全膜玉米后,旱涝保收,村民们不再看着老天爷“脸色”种田,全膜玉米亩均产量在600至750公斤,和当年种小麦相比,可以说亩均粮食产量翻了3倍以上。因为有了旱涝保收的千斤亩产,近30多户外出谋生的村民重返村里,种上了被撂荒的耕地。

  隆治乡永平村也是一个纯浅山地区,“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同样是当地农业增产增效的“瓶颈”。而全膜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让这里的大量耕地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走进永平村村民张成得家,门前的场院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已经脱好的玉米籽粒在庭院内摊开晾晒,给这个农家小院铺上了一层厚实的“金地毯”。张成得看着满院的收获告诉记者,他这两年种的80多亩全膜玉米,亩产都在650公斤以上,去年仅种植全膜玉米收入6万多元,今年的玉米产量估计能达到4万公斤以上,现在正和买主联系销售事宜。

  民和县自2008年成功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以来,旱涝保收,产量倍增,效益显著,即使2011年遭遇了1976年以来最严重旱灾的情况下依然实现灾年不减产,当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8万吨,跃居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县,成为受国务院表彰奖励的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之一。今年,金灿灿的收获依然昭示出又一个丰收好年景,预计全县粮食产量将达到36万吨以上。

晾晒玉米粒

饲喂牲畜

  一张白膜铺出双赢之路

  全膜玉米的推广种植,不仅丰盈了老百姓的“粮袋子”,同时也丰富了勤劳农民的“肉盘子”。

  走进转导乡前坪村马学礼老人家,记者看到,屋檐下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简易的棚圈内有六七只绵羊在悠闲地静卧,时而会“咩咩咩”地叫上几声。

  马学礼告诉记者,这六七只都是母羊,再过段时间就会产仔了,每只母羊一年产两次仔,每次产两只小羊羔,一年下来,棚圈里又能多出20多只羊。

  “种植全膜玉米实话好,不仅干旱山地产量增加了,还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草又是牛羊的好草料。我靠着这些玉米秸秆发展养殖业,今年养了30只羊,前段时间出栏了24只,当前羊肉价格好,平均每只收入1200多元,24只出栏羊大概收入近3万元。”马学礼说。

  马学礼、马正才走出的草畜联动发展的“双赢”之路,是民和县依托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积极走“农牧联动、草畜结合”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作为农业大县,民和县现有的60多万亩耕地中,60%以上都在浅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毫无疑问,“十年九旱、广种薄收”便成了民和农业的无奈定位。

  2008年,一张地膜引发的农业种植技术变革,在该县海拔2100米以上的浅山旱地轰轰烈烈拉开序幕,当年在全县选定的6个典型浅山旱地试种的1300亩全膜覆盖玉米喜获丰收,一亩地的产量从昔日的175公斤(小麦)陡增至650公斤以上。

  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凸显出的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温促熟、抑制杂草等技术效应,让民和县干旱山区的农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在实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产出了丰富的玉米秸秆,成为发展畜牧业优质饲草资源。

  据了解,预计今年民和县饲草总量达到144.6万吨(其中玉米秸秆达98.7万吨),完成优质饲草生产和玉米秸秆加工55.2万吨,饲草转化率达到55.92%。丰富的饲草秸秆资源带动了农区畜牧业发展。截至10月底,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60.74万头(只、匹),生猪饲养量达到21.3万头。民和农牧业正向着“以农带牧,以牧促农、农牧互补、良性循环”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一路前行。

小院铺满玉米

  30万亩秋覆膜孕育新收获

  在马正才家的一块地头,一台四轮拖拉机牵引着覆膜机为整好的耕地铺膜,覆上膜的地块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孕育着来年的新收获。

  机械铺膜一方面整齐规范,一方面省工省时效率高,深受农民欢迎。马正才指着眼前正在机械覆膜的一块地告诉记者,他这块地面积有7亩多,用机械铺膜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完工,如果纯手工劳力铺膜,那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不仅仅是在后坪村,记者驱车经过转导、马营、大庄等乡镇的干旱山区,砍秸秆、拆残膜、翻晒地、施底肥、忙铺膜……农民热火朝天忙覆膜的劳动场景随处可见。已经完成覆膜的地块在阳光下银光闪闪,与尚未收获地块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构筑起干旱山区的两道最美风景线。

  持续多年的覆膜连作,既要看到满眼收获,也要关注残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王春兰介绍,当前推广的地膜完全降解至少需要20年时间,加之一部分农民选用旋耕机作业,导致大量残膜碎屑留存到土壤中很难清除干净,这势必给土地带来“白色污染”。

  为此,民和县作为全省最大的全膜双垄覆盖技术推广基地,十分重视残膜污染问题,从2011年开始,积极争取省级层面的资金支持,一手抓全膜推广促农增收,一手抓残膜回收防“白色”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种植全膜玉米造成的土地环境污染。

  “去年全县回收残膜3600多吨,今年我县将持续加大残膜回收力度,预计残膜回收量保持在3100多吨以上。”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邓锋震介绍,为进一步降低残膜造成的土地污染,今年全县尝试推广了3万亩全生物降解膜,这种膜相对于普通膜推广成本提高了,但残膜降解周期短,减少了残膜回收环节,推广后必将产生增产又环保的“双赢”效果。

  据了解,2019年民和县计划完成秋覆膜30万亩,占全省秋覆膜任务的50%,截至11月20日,全县30万亩秋覆膜工作已拉下帷幕。

  眼下,站在民和县的田间地头,那一亩亩穿上“冬装”的覆膜地块,在冬日的暖阳下,正孕育着来年更加丰盈的新收获……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 青ICP备19000163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