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乐都:让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起来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5-14 08:15:52
编辑: 童洋

中岭乡甘沟脑村“脱贫致富互助小组”的成员们正在备耕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昔日山沟古寨,今朝旅游胜地”。位于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沟的卯寨景区,近年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搭台,能人唱戏”,建立了一条“党建+旅游”“生态+扶贫”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从“穷山沟”到“金窝窝”的“蝶变”,成了如今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贫困户增收明显的旅游乡村。

  卯寨是乐都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海东市乐都区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切实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坚持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两融合、两促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城台乡下台村的肉牛养殖场

  基层组织“发力”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好的‘领头雁’十分关键。有了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带头人,建设起坚强的党支部,就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就能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乐都区中岭乡党委书记朵春英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乐都区坚持将建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主动适应脱贫攻坚需要,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党委书记抓党建三项清单,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首要之责,牢固树立政治基础。

  放下经营多年的工程不干,李连和回到高庙镇新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用辛勤的付出在山坳里植出绿荫,把昔日的荒山坡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景区。去年3月,乐都区成立第一个景区党组织——高庙卯寨党总支,李连和全票当选为党总支书记,实现了三个村资源共用、发展共谋、成果共享。

  乐都区加大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治力度,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将村“两委”班子配齐配强、换出活力,对排查出的“后进村”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方案,确保100%完成整顿提升任务。

  在外创业多年的中岭乡马家洼村党员贾宏录,2017年底被全体村民选为党支部书记后,团结和带领村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陈旧观念,整治村内环境,让马家洼村的村风、民风大为改观,不到一年时间,从一个“后进村”转变为了先进村。

  乐都区大力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和“千名村后备干部培训工程”,扎实组织开展村党支部书记新一轮培训,依托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乐都区抓党建引领发展致富教育实践基地,狠抓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及村后备干部教育培训。

  继续实施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储备工程”,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加大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事业单位等优秀党员中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力度,不断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乡领导了解基层党建工作

  党员先锋“助力”

  乐都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服务功能,推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当模范、做贡献,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全面推行“党员致富中心示范户”制度,把一些想干、能干的农户打造成“党员致富中心示范户”,通过“双五一”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贴息贷款、创业指导、技术培训,实现每名“党员致富中心示范户”联系帮带10-15名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

  中岭乡泉沟村预备党员薛有忠,长年在外打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积极回乡创业,成立马莲洼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十余户贫困户发展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现已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中岭乡甘沟脑村村民段玉国,面对家庭的不幸和贫困,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帮助下,这几年凭借勤劳的双手,他不断扩大养殖业,发展种植业,撑起了自己的小家。今年他流转了6.67公顷土地,带领村里五户建档立卡户成立“脱贫致富互助小组”,尽己所能带动帮扶他们一起走上小康之路。

  在脱贫攻坚的艰苦过程中,乐都区广大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快速、顺利进行。

  乐都区脱贫攻坚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样离不开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的帮扶。广大“第一书记”切实肩负起服务脱贫攻坚、建强堡垒的重任,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是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

  “在村里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让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规范化管理,村里的各项事情就好办了。”省农业农村厅下派的“第一书记”邓生栋来到城台乡下台村后,与村“两委”班子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推动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邓生栋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通过购置门店、扶贫项目资金折股量化、投资光伏发电产业等方式,让下台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同时,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动员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扩大肉牛养殖场规模,合理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电商+扶贫”新模式,真正让农民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

村干部介绍党员考评情况

  创新模式“给力”

  今年初春时节,乐都区中岭乡的帮扶单位青海日报社携手省供销联社、青海农牧生产资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岭乡四个村的建档立卡户送来了种子、化肥、图书等物资,解决农户们春耕备播的当务之急,也充实了中岭乡中心小学的图书量。

  看到满满几大卡车的土豆种子和化肥,村民们喜笑颜开。报社根据农户生产需求,“一联双帮”结对帮扶干部一改以往送钱送物的慰问方式,将农户生产所需的物资送到他们手里,帮助他们发展农业。

  不仅积极变“输血”为“造血”,增强当地百姓致富的信心,乐都区还不断创新“党建+”扶贫模式,定好产业扶贫主攻方向,打好组合拳,唱好脱贫攻坚“重头戏”。

  推行“党支部+帮扶单位+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党支部与帮扶单位支部结对共建,由帮扶单位成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点帮扶贫困户,结合主题党日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给贫因户教一门脱贫致富技术、谋一条持续脱贫的路子,找一个合适的务工岗位,立一个如何脱贫致富的家规,定一个脱贫致富的承诺,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脱贫。

  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就建设到哪里的思路,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马铃薯、绿壳蛋鸡、大樱桃等产业组建合作社党支部,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资金匮乏、技术短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让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实现“村民变股民”。

  在产业绿色发展规划中,迅速实施“党支部+电商+贫困户”的产品代销模式,以特色产品为纽带,电商服务中心订购贫困户自已生产的农副产品,以订单为连接,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贫困户按照合作要求提供生态优质绿色无污染的农副产品,统一由电商服务中心进行质量把关,用五彩网线解决了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题,为群众编织起一条脱贫致富的网络新路。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