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民和:让民族团结之花开艳青海东大门
——海东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报道之十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9-03-14 15:15:49
编辑: 易 娜

北山乡搬迁群众新家园

狂欢纳顿跳出土族儿女新生活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地处青海东部门户之地的民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民族自治县,在1890.82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生活着以汉族、回族、土族、藏族等为主的30个民族,共有43.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到61.2%。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民族团结是民和县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民和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心手相牵,齐力奋进,民族团结之花在青海门户大地上绚烂绽放。

  教育引导凝聚民族团结的思想共识

  民和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倾力培育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思想理念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和县峡门镇阳坡搬迁新村里的144户搬迁群众迎来入迁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今年农历正月初七,来自峡门镇峡门村罗开社的藏舞表演队专程来到阳坡搬迁新村,以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为这里的搬迁群众送上了新春的祝福,祝愿大家和睦相处,把搬迁新村建成一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丽新农村。

家庭牧场托起贫困群众致富梦

杏儿乡各族群众共植民族团结树

  今年元宵节期间,群众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还通过举办“美味元宵千人尝”等美食文化活动,喜迎万象更新的春天。

  去年8月,当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重创峡门镇孙家庄这个汉族村落后,来自该镇巴子沟村的回族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自带午餐赶赴孙家庄村,与受灾群众奏响了一场抗灾救灾的民族团结大合唱。

  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却透射出民和县各族群众心手相牵、亲如一家的思想共识。

  据了解,民和县始终将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作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抓手,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中心组、党校教学和中小学教育计划,特别是去年创建新时代农(居)民讲习所以来,该县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宣传内容之一,抽调9名业务骨干组成民族团结教育讲习队伍,深入宣传“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思想教育,同时开展文艺演出、摄影书画展览、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先后累计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各类活动1350多场次,有力弘扬了民族团结文化,搭建了民族间交流交往的桥梁,筑牢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想根基。

  发展惠民筑牢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峡门村各族群众载歌载舞颂党恩

  近日,记者来到了杏儿藏族乡日扎村,在日扎村的一处山梁上举目而望,一条条蜿蜒延伸的硬化路通往大沟山腰里的老村庄,行走在日扎村的村间巷道,蛛网般的硬化村道通往家家户户门前。走进村民安曲周家,映入记者视线的是一排松木结构、雕梁画栋的7间新住房,整个庭院显得干净整洁,新颖气派,处处散发着新家园里的新气象。

  藏族老人安曲周说:“近几年来,国家对老百姓的好政策越来越多,我们生活的穷山沟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自来水拉到了家门口,娃娃们可以住在学校里读书,学费生活费都是国家补贴的,我们破旧的危房都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变成了新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甘家川村是民和县前河乡的一个贫困村,一条河道把村子分割成两半,由于没有像样的便民桥梁,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018年,在150万元国家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一座长50米、宽4.5米的混凝土结构板桥落成通车,让村民们多年的渴望变成现实。看着眼前的这座便民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培恩不禁感慨道:“有了这座新桥,多年来村民出行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大伙儿都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安全畅通的便民桥梁、通村连户的硬化村道、亮堂宜居的新建家园……都是民和县发展成果惠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民和县把加快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创造各族群众的高质量生活。特别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严格对照村退出、户脱贫的“七项标准,举全县之力实施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十大工程”,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十覆盖”,催生了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十三五”以来,民和县已完成14个乡镇75个村社3800余户的搬迁安置工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0户,特别是北山乡易地扶贫整乡搬迁工程成为我省整乡扶贫搬迁首创。

  该县从2011年以来实施的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共102项,总投资达1.69亿元,建设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水利、产业发展、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卫生厕所改造、土族刺绣、亮化工程、旅游开发等方面,极大改善了该县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的民生条件。

  如今,全县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疑问,这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在广袤农村生根开花的折射,也是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勤奋打拼的结晶。

  “十进”工作让民族团结之花根植基层

  今年元月份以来,我省玉树地区遭受严重雪灾,灾情发生后,在民和县植根发展的青海东润硅业有限公司将价值6万元的300袋面粉、100桶油、500公斤土豆及100件棉衣等爱心物资送往玉树灾区,为当地的受困群众送去爱心企业的牵挂与温暖。

  兄弟民族受雪灾,爱心企业送温暖,这是民和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的一个成果体现。

  民和县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主旨,创新实践载体,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创建工作“八进”活动基础上,借鉴云南、宁夏、新疆等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寺院、进军营、进市场、进工地等“十进”创建活动,进一步厚植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基。

  据了解,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创评“五星级文明户”2.63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0,累计表彰省、市、县民族团结先进集体56个、先进个人99名,创建市县级示范点57个、乡镇级示范点112个。全县57个机关单位、8个社区、104所学校、22个乡镇、4座驻县军营、商场商铺及餐饮门店、工程工地等均已完成创建工作,全县民族团结先进村、先进企业、先进寺院创建率分别达97.4%、94%和98.3%,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民和大地上处处绽放、处处溢香。全县39家宗教寺院已经升挂了国旗,寺院“六大工程”全面实施,全县僧侣纳入低保9人、五保9人、“两房”改造178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全县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2万件,化解调处率达到96%。

  同时,民和县立足“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谱写门户建设新篇章”的实践载体,进一步增强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目前,该县借力川海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助力打造民和与红古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该县官亭镇与比邻的杏儿藏族乡、中川乡、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携手共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新春伊始,民和大地春潮涌动,万象更新,盎然生机。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普照下,民和各族人民心连着心、手挽着手,向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目标铿锵前行,齐力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美好新图景。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