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河湟大地劲吹文明新风——海东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现时即景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8-12-20 08:04:35
编辑: 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讯 

  市情概要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海东北枕祁连,南滨黄河,西抱西宁,东望兰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

  全市现辖两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73万,汉族和藏、蒙古、回、土、撒拉等18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于此。

  海东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河湟地区由“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状态进入较发达的农耕文明。河湟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开发建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创建档案

  全市先后被命名的全国文明单位17个、全国文明村镇7个、省级文明标兵单位24个、省级文明单位67个、省级文明城市3个、省级文明村镇7个。2018年2月14日,海东市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6月30日,海东市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上下全力争创2018至2020年创建周期的全国文明城市。

  湟水从青海雪山走来,向东汇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朝着遥远的大海奔去。别离之际,出于对故土的眷恋,在青海东部孕育出了一片田畴平阔、人烟稠密的河湟谷地,作为对家乡特别的馈赠,这片谷地有个心向远方、执着故土的诗意名字——海东。

  2013年2月海东撤地建市,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2018年2月14日,经中央文明办综合评估,确定海东市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获此殊荣,是海东市在新时代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是推动海东在兰西城市群节点崛起的重要支撑。

  精神的高度、文明的厚度和道德的温度将决定海东市城市文明的“含金量”和“分数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竞争异常激烈,海东自信满满地来了,正如海东市委负责人所说:“坚定信心决心,全力建设具有现代化城市气息、功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的高原特色文明城市。”全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层层发动,全面引导,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从一条路、一所公园、一片市场、一个小区开始,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大家拧成一股绳,奋战在创建的各个战场上,掀起全域创城的最新热潮。

  精神的高度

  ●顶层设计,整体推进

  为加强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和指标顺利推进,海东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部和九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创城”工作。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指标,制定下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制定了各单位的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将文明城市创建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人,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创建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及时组织制定下发了《海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方案》、《海东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方案》等8个活动方案,在创城主城区乐都、平安两区开展系列专项活动,全面吹响了文明创城的集结号。未来三年,海东市将认真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指标的分解落实,做到创城主体明晰化、目标责任具体化、创城指标定量化、监督检查日常化、责任追究制度化,在全市形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为加快建设具有高原特色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系统工程,全域联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覆盖面广、牵涉面大、关联度高的社会系统工程。海东市切实加强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城工作的主帅,切实提高“四个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突出联创共建,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本部门职责之内的创建工作不等、不靠、不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三是坚持常态推动,把精力放在动态管理上,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都细致安排,有步骤地压茬推进。四是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和支持创建的积极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创建声势、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真正使创建活动全民知晓、全民支持、全民参与。

  ●核心价值,落实落细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海东市就结合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五星级文明户”“精准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目标任务,主动跟进、积极作为,注重载体建设,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七个方面精准对接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与各种弘德扬善措施相结合,打造道德高地。二是与学雷锋志愿建设相结合,着力弘扬奉献友爱志愿服务文化,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努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推动建立全社会志愿服务协会。据统计,海东参加志愿服务人员已近万人。三是与社会诚信建设相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政府、商业、个人诚信和司法公信,着力打造诚信城市。四是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五是与重要节庆日相结合,着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六是与阵地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七是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海东市持续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综合运用专题访谈、活动宣讲、演讲征文等方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凝聚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思想共识。

  ●宣传造势,风樯阵马

  海东市始终把扩大宣传覆盖面作为创城工作的重点,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民参与创建,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自信心。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不定时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善行海东”“志愿者在行动”等内容信息,在“文明海东”信息简报和微信公众平台及时编发和推送“创城”的最新动态,正在积极筹备“海东市文明网”建设、开通“文明海东”官方微博并策划制作创城宣传沙画、动漫等宣传片,通过各种渠道要把创城的理念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宣传中通过印发《致市民的公开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材料3万余份。在活动现场为市民发放创城宣传内容的纸杯、抽纸、雨伞、倡议书、给全体市民的公开信、宣传手册等宣传物品,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乐都区、平安区作为主创城区,通过建筑围挡、公交站点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刊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不断强化对市民的宣传引导。特别在主要街道沿街门店、建筑围挡、街道分隔栏均张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和创城标语300余条,每天吸引路过的市民群众驻足观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市创城办会同相关单位先后组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享和谐美好生活”、迎国庆“双创”文艺汇演活动、海东市志愿者誓师大会等6场主题宣传活动,在公交行业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中小学在暑期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使者”系列宣传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环境卫生整治日活动、“优化市场环境助力文明创建”市场环境治理活动、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宣传整治活动、全市窗口单位开展“文明与你同行,创建从我做起”的等7项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城宣传氛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文明的厚度

  ●城市综治,美化升级

  协调安排“两区”和市直单位各自牵头开展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的整治工作。公安、交通部门牵头负责整治乱穿马路、乱闯红灯、向车外扔物、车辆乱停乱靠、逆行等不文明行为,营造良好交通秩序。环保和城管部门牵头负责整治好环境卫生。

  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整治集贸市场。中小学师生发放文明礼仪宣传资料,劝导横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创城主城区乐都、平安两区内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划分责任片区并进行承包制,一包三年不变,每月开展集中整治清洁日活动。清除责任区范围内的“牛皮癣”;清除乱搭乱建、乱牵乱挂;清除人行道及墙面杂草;清除卫生死角;清除地面和墙面油污;清除乱堆乱放的杂物。

  乐都、平安两区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对照《测评体系》,逐项对公交设施、建筑垃圾、重点路段环境卫生、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停车秩序等开展整治。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狠抓国土绿化工程,加大污染源防控力度,整治湟水流域污水问题。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秉持“一优两高”的理念,积极参与全市万人植树活动,为创城添“新”绿,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观念,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共建家园。

  整个城市越来越美,市民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越来越多的市民更加了解创建、理解创建、支持创建、积极参与创建,城市精气神被唤醒,城市活力不断被激发。

  ●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为全面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主动性,海东市积极探索建立了“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奖励机制,把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制度约束与政策扶持有机地相结合。因此,海东各县(区)立足实际,紧盯“八个一批”专项行动评选出了一批“带头致富星”,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各县(区)文明办还制定了《“五星级文明户”激励办法》和《“五星级文明户”标兵户激励办法》,使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针对近年来乡村在婚丧嫁娶比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市文明委印发了《海东市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见》,各县(区)积极响应,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以婚丧事简办为突破口,要求以县级以上命名的“文明村镇” “最美乡村”的行政村建立了“一会”(红白理事会)、形成“一约”(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形成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丰富宣传思想文化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400余场次,覆盖全市94个乡镇和1600多个行政村。

  ●生态治理,绿水青山

  近年来,该市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化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围绕重点生态保护区域,推进各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一幅青山、碧水、蓝天的生态画卷正在向人们徐徐展开。该市坚持把国土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持续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着力打造绿水青山的海东。去年以来,先后组织150万人次开展春秋两季义务植树“大会战”,共完成营造林任务5.142公顷,完成率106.75%。海东市作为青海的“东大门”,黄河和湟水河穿境而过,生态位置极其重要,在水生态治理中,坚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并行,实施人工湿地建设及水污染和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确保了一河清水向东流。全市全力做好文明城市创建“水”文章,提高水利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贡献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全市所有水体实现了“河湖长制”全覆盖。截至目前,共确定河湖长1755名、村级河道保洁巡查员1860名,累计巡河巡湖49430人次。

  道德的温度

  ●善行海东,善果累累

  近年来,海东市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着眼于为建设和谐海东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着眼于回应人民群众道德诉求,以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之风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善行海东”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果累累的生动局面。市级层面先后表彰了35名道德模范和9名最美基层干部,有5名获“最美青海人”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6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表彰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12名(其中2名为提名奖),表彰“最美教师”12名、“美德少年”12名。

  “由一名下岗工人转型为美发个体户的李桂花,诚信经营,热情服务。多年来多次深入社区、敬老院,甘愿做义务理发志愿者,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循化县西路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多方搜集资料挖掘红色文化,多次接待各界群众宣讲红军精神,经常为当地贫困家庭和孤残儿童送温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进步。”“面临因车祸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妹妹面临退学的大学生白永皓,没有退宿也没有逃避,用他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背着高位截瘫的母亲重返校园,边上学边照料母亲,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些优秀人物的事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充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集中展示了海东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文明传承,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再上台阶。一是认真落实德育教育与有效课堂建设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各学校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开展了“三节”、“三爱”、知礼、感恩、中华经典诵读、“中国梦”教育和省情市情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教育活动,到目前为止,100所学校的20000名学生接受到了教育。二是认真落实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知法用法守法的教育活动。各级学校都配备了法制副校长,设置了法制课程,形成了学法守法、敬畏法律的氛围。大力宣传“美德少年”“最美教师”“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模范引领作用。三是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消除交通、安全等隐患。四是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未成年人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已建成46所乡村少年宫的基础上,今年又申报18所乡村少年宫项目,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课外活动基地。

  ●志愿服务,勃勃生机

  为进一步提升海东市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海东市共青团、文明办、创城办联合举办有奖征集海东志愿服务标志(LOGO)和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稿活动。9月26日召开了海东市志愿者创城誓师大会,全市14支各行业各类别志愿者队伍、320名志愿者代表齐聚誓师大会,宣读参与创城倡议书,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活动。

  据统计,今年来共招募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4支近万人,通过文艺演出、义务劳动、技术服务、关爱帮扶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活跃在社区、车站、广场、公交站点、繁华的街头,向困难群众伸援手、向不文明现象说不、帮助清洁卫生。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志愿者用行动传递着大爱,用心诠释着“青春与奉献”的精神,树立起文明的标杆,用实际行动成为创城的生力军。所到之处,让人如沐春风,也让这座高原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