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文明是乐都最鲜明的底色不仅要高颜值更要有气质
——海东市乐都区内外兼修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8-12-18 16:49:44
编辑: 张启杰

  青海新闻网讯 2018年6月30日,海东隆重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大会,号召全市上下要切实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决心,全力建设具有现代化城市气息、功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的高原特色文明城市。乐都区作为海东市核心区和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是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提出举全市之力、全民之智答好“创城”这张试卷的愿景。随即,全区上下卯足干劲,以饱满的热情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集号,以必胜的信心、务实的作风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创城已成29万乐都百姓的共识。

  形成共识

  走进冬日的乐都,徜徉在这座有着丰厚河湟文化积淀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潮涌动!

  走进人流密集的火巷子,这个昔日商品摆放杂乱无章、满墙小广告的经营场所,如今变得整齐划一,每个商铺经营有序,回汉群众其乐融融,文明之风悄然兴起。

  变化缘自几个月前的环境整治。这个乐都人最熟悉的巷道的变化,是乐都主城区老旧小区在创城中“大变脸”的缩影。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创建最难的城市品牌,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018年6月30日,海东隆重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大会,以此为时间节点,将用近三年时间,全力以赴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20年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标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乐都区一方面坚定不移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另一方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高原文明城市,为创城提供了有利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过硬的基础条件。撤县设区5年来,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乐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补短板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018年,乐都城市建设的基础不断夯实、经验不断积累,市民文明程度也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清晰地意识到,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标准,乐都也存在着短板和不足。“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通过创建这个载体,不断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海东市委常委、乐都区委书记左耀锋说。

  乐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水清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他要求,对标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环境卫生中的“脏”、市容秩序中的“乱”、行业管理中的“缺”、市政设施维护中的“漏”、居住小区管理中的“弱”等问题是乐都区创建工作的短板。各部门要深刻剖析问题根源,积极有为,列出问题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马上办、抓紧做、高效干,尽快有明显改观。

  创城伊始,乐都区四套班子成员“领兵作战”,各地各单位“一把手”亲自上阵,抓投入、建机制,抓整治、强督查,深入开展公共环境、交通秩序、公共设施和服务等专项整治和志愿服务、文明餐桌、诚信建设、文明旅游等专项行动,一帧帧动人的发展图景次第展开:从干部到群众,从乡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单位,全民参与、齐心发力……

  让创城工作家喻户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宣传发动是关键。乐都区广泛运用互联网和手机APP等平台,在临街窗口单位、商铺、出租车、公交车等的电子显示屏上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增设公益广告牌,设立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义深入人心。

  以决战姿态推进创建工作

  抓铁留痕

  从寥寥无几的传统村落到高楼林立的新型都市,乐都,这座沿袭了几千年农耕文明小城,经历了无数次的蜕变,逐渐成为具有河湟特色文化的生态宜居、绿色发展新城市,在海东市发挥着首善之区、首善之为的作用。

  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乐都在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当中,迅速进入发展角色,坚持“布局大框架、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全面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的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以及各类专项规划和建制镇总体规划,主城区控规面积达20.6平方公里。

  乐都区大力实施城市建设项目,加大城区征地拆迁力度,为海东市核心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近三年,先后实施了692个项目,完成投资近300亿元,湟水河大桥、109国道拓宽、城区路网改造、地下商业步行街人防工程、朝阳山安置区、河门街街景整治、蚂蚁山公园生态绿地、城市综合管廊及管网改造、中心广场等一批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相继实施,建成了乐都高铁站、一级汽车站等市政公用设施,朝阳山新片区建设初具成效,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

  同时,大力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的生态建设,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南北山绿化造林、湟水河流域生态治理,实施治山治水治污,加快城市湿地、绿地、广场、公园等景观建设,生态保护卓有成效,“绿景盈城、绿文并重、绿脉交织、绿网通达”的“山水、森林、人文”城市生态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完成天保、三北和南北山绿化等重点造林工程0.94万公顷,完成春秋两季造林绿化面积426.4公顷。建成朝阳山片区大古城沙沟、西沙沟湿地公园,基本建成蚂蚁山生态公园,新增城市绿地60.23公顷,古城大街等主要节点绿化全面提档升级。

  乐都区以城市环境为起点,洗路洁城、文明出行,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向社会各界辐射,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为了全力打造干净、文明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乐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抓重点、攻难点、推创建,一个个“难啃骨头”被列入整治清单,力争用干净整洁的环境,丈量城市文明度。全区每50米摆放一个果皮箱,近30个免费星级公厕向市民开放,48个焚烧炉开启文明祭祀先河……为了充分展现人文乐都的元素,明年“两节”期间,乐都区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更加注重与周围环境和人文特征的结合。呈现出书法、彩陶灯笼等各种富有个性传统特色的形状,配以不同风格的精美画面,成为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对标海东市中心城区总人口于2020年将达到37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50%的目标,乐都区住房和规划建设局科学制定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创城工作。加快推进美丽城镇项目建设、青海健康养老示范社区建设项目、城市生态绿化项目、“厕所革命”、危旧房改造工作进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项目前期设计工作,对未开工的新建和改造项目抓紧开工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高楼变多了,马路变宽了,绿地面积增加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乐都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真是想不到啊。”来到乐都的游客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乐都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各医疗卫生单位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活动与单位的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城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依托美丽城镇建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消除脏乱差现象,实现环境整洁、生态优美,推动城乡整洁行动向纵深发展,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乐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公共场所利用电子显示屏、橱窗展示、刊播公益广告等形式,发布创城标语,让群众抬眼可见、举足即现;利用市场检查、专项检查、“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及逐户发放创城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传播;在宾馆饭店张贴“文明餐桌”“节俭养德”宣传标识2000多张,发放温馨提示用具600多个,在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画报1000份。

  乐都区创城办发放倡议书达到10余万份,无盲点、全覆盖,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自觉形成“文明创城、人人有责”的意识,争做创城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乐都交通运输局以优化交通运输服务设施、公交乘车环境、出租客运服务等环节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系统创城工作不断深入。

  加快推进“平安乐都”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乐都文化旅游体育局从发扬本土传统文化到振兴地域特色文化,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崇尚书法的浓厚氛围,得到了“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从事各类文化产业企业达117家,文化产业年收入达到442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108项。创城行动中,推出的“文明餐桌”“文明旅游”行动,让文明用餐、文明出游成为了人们的自觉行动;环保土地等部门也纷纷亮出举措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文明创建融入到了城市“肌理”,融入到百姓生活,与经济发展及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厚植城市的文明素养

  崇德向善

  一座城市的品质不仅囿于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有文明的底蕴。徜徉在乐都街头巷尾,一个迈步,一次凝眸,人们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

  近年来,乐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紧紧围绕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的目标,注重发掘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推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使崇德向善、学习先进在乐都成为新风尚,为创城播撒下了文明的种子。

  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一组组以创城为主题、展现文明新风尚的公益广告,出现在乐都的大街小巷和几乎每一处公共空间,并成为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充分利用商家LED显示屏、道路护栏、工地围栏、各类服务窗口、大中小学校等数十类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基本实现“市民走到哪里,精神文明宣传就跟到哪里”。

  道德与文明要从娃娃抓起。乐都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其作为提高公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面向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义务劳动、“小手牵大手”、小主持人大赛、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微义工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成为常态。

  在机关,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在农村,通过开展每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宣讲活动,“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准。

  近年来,乐都区还开展了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国际攀岩赛,南山射箭等文化体育活动;承办了青洽会、农展会等大型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单位”为主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以及“五个十佳”评选活动、“最美基层干部”评选活动;开展了“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争创三八红旗手”“窗口单位微笑服务”等活动,引领了时代精神,打造了精神高地。

  目前,全区有5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文明诚信企业”殊荣,涌现出36个美丽乡村,32个单位的66个岗位被命名为“青年文明号”;评选出了29052家“五星级文明户”,县级文明乡镇19个,文明单位88个,文明村236个;市级文明乡镇15个,文明单位79个,文明村107个。蒲台乡辛家庄村成为国家级文明村,乐都公路段成为国家级文明单位。

  乐都区在先进单位中积极选树精神文明先进典型。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争先进、创先进、赶先进,典型事迹数不胜数,典型人物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全区评选出“学雷锋标兵” 30多名, “好婆婆、好媳妇”1200多名, “美德少年” 650多名,“先进个体户”180多名;碾伯镇推出“好公民” 400多名。道德模范成为全区,以至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标杆。

  积极开展了多次“五个十佳”评选活动,涌现出孝亲敬老、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建文明城市等200名道德模范;开展了“最美基层干部”评选活动,涌现出30名最美基层干部。先后涌现出了在全国、全省有极大影响的道德模范,产生了勇斗抢劫银行歹徒的“英雄三姐妹”,大学生李林忠在重庆见义勇为救落水女童献出生命,消防官兵二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治荒能手李洪强等重大模范典型,并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张淑贞、陈龙,全国助残阳光使者张中麒,“青海好人”“全省最美老干部”毛文斌,“最美青海人”杜银桂等一批模范人物。

  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凡人善举,充分说明乐都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硕果累累。一道道美丽的道德景观,不断汇聚文明力量,放大文明创建的社会效应。一系列以提升市民素质为主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每一个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家庭,文明的硕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不断开花结果。

  创建成果惠及29万百姓

  普享红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惠民是第一任务。只有把“惠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遵循,才能让老百姓成为“创文”的第一受益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乐都区委、区政府就明确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让创建成果惠及百姓民生,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明显变化,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在教育方面,乐都率先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教育体制改革、职称改革、全面改薄、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及职业教育,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学校45所,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41294人,教职工2688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1.23%;已累计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6万多名,三所中学已改为市级中学,海东唯一一所大学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乐都。

  在医疗卫生方面,乐都全面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远程会诊全覆盖、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等政策,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并将健康养老与教育事业发展相结合,加快三甲医院、万张床位高端养老商住小区和万户养老庭院、健康养老示范社区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53个,住院病床实际开放1064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62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4337人。2017年,城镇长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7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26元。

  劳动力及就业方面,全力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农村技术人员培训、大学生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就业率稳步控制在国家规定以内。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

  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整合力度,对全区贫困乡镇集中实施“八个一批”和“十大工程”,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创新帮扶措施,提升脱贫质量,已实现113个贫困村退出标准、7569户25663名贫困人口脱贫,走上致富路。

  2019年,是海东创建全国地级文明城市关键之年。一边抓城市建设,一边要做好创城的精细工作,这场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硬仗考量着每一位决策者和实践者。

  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做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这是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乐都区委副书记马成芳在乐都区创城工作推进大会上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乐都有获得感、居住在乐都有幸福感、走出乐都有自豪感。”

  吹响“冲锋号”,练好“绣花功”。创城,改变的不仅是乐都综合环境和外部形象,更包含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内在品质。今日,追寻文明,众志可成城;明日,励精图治,绽得梅花香;未来,乐都,这座规划有序、功能完备、生态宜居、安宁祥和的现代化新城必将是闪耀在河湟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