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平安区:15个村集体经济“满血”活起来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8-06-04 16:24:39
编辑: 朱月琴

  青海新闻网讯 六月,随着连日气温逐渐回升,平安区滨河路沿线绿树成荫、花香淡雅、河水潺潺,早起晨练的人们络绎不绝。清晨时分,一段密集紧张的轰隆声打破了清晨的安宁,原来位于滨河路中间路段的一块撂荒地正在接受挖掘机、推土机的“改造”。

  在紧张的施工作业场地,平安镇东村村委会主任贾永积正在指挥车辆平整挖出的土方,他介绍说,这里原来有部分集体土地,还有流转到私人的一些土地,但是流转者长期占地,让原本好好的地杂草丛生成了不管不问的撂荒地,甚至成为部分农户乱倒垃圾的卫生死角。“这回我们利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配套的40万资金,加上本村原来的占地补偿款,把流转到私人的土地予以收回,决定利用滨河路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发修建停车场和早市,让撂荒地变成‘宝贝’,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贾永积说。

  据东村党支部书记马元庆介绍,目前村里账户上的钱都是前些年因为城市建设获得的占地补偿款,主要用于每年给村民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表彰慰问活动,“以前就是一直在花钱,没有新的收入,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用完的。”马元庆说。据介绍,这次村里多次走访村民,通过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并多次召开村“三委”会议研究,最终决定通过撬动省级配套资金,让集体经济“活”起来,一来能增加村集体收入,给老百姓找到一张“长期饭票”,保证每年能够缴纳村民的社会保险金,二来还能给附近村的贫困户提供场地,让他们通过自主经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每天早上都要和老伴儿在滨河路上锻炼的平安镇马驿新村村民张永奎高兴地说:“以前,这块地长满了杂草,作为种过地的老百姓真觉得可惜,现在听说要开发成早市,撂荒的土地有了价值,对于我们也很方便。”

  周末,专程开车组团来吃柴火鸡的西宁市民杨正伟看到快平整出来的土地说,平安的柴火鸡比较出名,家人还有同事不定期就要来吃一次,但是每次一到周末,从西宁赶下来,各个柴火鸡门前都停满了车,路边也排起了长队。这回听说在建的停车场面积挺大的,而且属于这里一个村的集体经济,这个致富的点子很有经济头脑!

  平安镇党委书记祁连君告诉记者,目前,平安镇的15个村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资金存款,但大多来源于近几年城市征迁获得的占地补偿款,或者是对外出租闲置校舍和少量铺面的暂时性收入,如何在村集体经济“破零扶强”中寻求突破,一直是困扰基层的难题。省委提出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出台系列扶持措施,集中破解“空壳村”问题。

  今年“破零”工程的实施,为平安镇15个村下拨到位资金达600万元,其中,平安镇张家寨村整合资金190万元,已通过企业入股分红的形式,实现每月分红3万元的良好开局,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水”,也为全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