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从海东“三变”看国土绿化之路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8-04-24 15:45:56
编辑: 易 娜

希望之树 摄影:蒋忠财

植树现场 摄影:张永黎

  青海新闻网讯 如果说10年前的海东,还受制于干旱与水土流失,是青藏高原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之一。那么,10年后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海东人的接续奋斗下,一座全新的绿色城市在青海东部拔地而起。

  2017年4月,海东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走出家门、走进山林,踏上绿化的征程。

  2018年4月,一场50万人的“大会战”又吹响了号角,如何让海东绿成为青海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经过多年的发展,勤劳的海东人民向荒山荒坡要绿色已成海东国土绿化的常态。“干出一个绿色新海东”不是口号,海东人出门就是青山绿水已不再是梦想。

  “海东绿”变头等大事

  4月10日,一架从北京飞往西宁的航班缓缓降落到西宁曹家堡机场,去北京开会的马先生就在这架航班上。“飞机快降落时就听很多乘客在议论,往机舱外一看,震撼到了。”马先生是海东市民和县人,就职于省直某单位。他介绍,当时机舱内靠窗的乘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很多外地游客说,这种大规模植树的场景在外地并不多见。

团结之树 摄影:蒋忠财

运送苗木 摄影:颜金梅

  当天,高原的空气中夹杂着些许寒冷,五颜六色的彩旗下,来自海东市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挥着铁锹、拿着树苗,共同为海东的荒山荒坡添着新绿。从机关干部到学校师生,从共产党员到普通群众,从信教群众到武警官兵,80多个单位、3000多名干部职工在高原的春天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绿化国土“大会战”。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当天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通过几年的生态建设,我市绿化事业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意识已深深根植于全市各族群众心中,组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绿色海东,持续推进和深化“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仍需要我们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建功必定有我”的干劲,干出一个绿色新海东。

  誓言的背后,是海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态度和身体力行的垂范。

  回首往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海东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造林征程。

  资料显示,海东是青海省气候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海拔相对较低,虽然总面积只占全省面积的1.83% ,却承载着全省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影响,海东自然条件呈现出高寒干旱的特点,年蒸发量1581.3毫米,是年降水量的4.2倍。

  植被稀疏,自然灾害频发,十年九旱、生态脆弱,靠天吃饭成为压在海东人心头的一块石头。

  绿色,一直是这方土地上百姓们追逐的色彩。

  可以说,历届党委、政府都在想方设法让海东绿起来。

  市委、市政府身后是170万不甘落后、知难而进的海东人。

  下一步怎么走?海东市的决策者们苦苦思索。

  一定要干出一个绿色新海东!一定要让海东绿变成全市的头等大事!

  单打独斗变全民参与

  李晓庆是海东市的一位老务林人,55岁,有34年的务林经验。在李晓庆的记忆中,过去植树造林是由林业部门一家组织实施,资金少,难度大,护林成本高。

  李晓庆说,过去平安的风沙特别大,漫天的黄沙在县城肆虐,平安人吃尽了苦头。“这两年住在平安的人都能明显感觉风沙少了,空气都好了很多。”李晓庆说。

  34年漫长的务林生涯中,李晓庆跑遍了海东的大山小坡,哪片林子适合种什么,哪个山头有什么作物,李晓庆如数家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引导全市人民共植绿色,绿色海东不再仅仅是我们林业部门一家的事情,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李晓庆说。

  海东市的绿化,实现了从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分工合作,从单一的植树造林转向了全市的国土绿化。

  海东市64岁的老干部王占春说,年年都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不仅仅是保护环境,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设美好环境,看到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绿,越来越美,很有成就感。

  生态林变效益“多赢”

  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寨子村村民吕有志是当地的核桃种植大户,几年前,他和妻子还在外地打工,赚的钱不仅要补贴家用还要在外租房子,一年下来剩不了多少钱。

  如今,吕有志不一样了,从当年的打工仔变成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这一切还要归功于当地政府。近几年来,民和县通过优化整合支农资金和其他各类项目资金,积极打造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不仅富了老百姓,还绿了民和山头。

  而放眼整个海东市,经济林产业遍布各县区。

  经过几年的发展,海东农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产业布局日趋清晰,种植业突出薯、油两大主导产业,兼发展树莓、苗木、中药材、杂粮杂果、冷凉蔬菜、设施农业等高效普惠型产业。

  数据表明,仅2017年,海东市积极落实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国际农发基金六盘山扶贫项目、省财政支农林业产业项目等林业产业经济林建设任务0.833万亩,主要树种为核桃和大果樱桃。完成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项目建设,完成当归、黄芪等种植面积1862亩,树莓基地500亩,乐都、平安实施的特种养殖梅花鹿项目已完成。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林业产业经营化水平,共推荐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省级示范社,推荐5家合作社参加全省第四批省级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认定。

  李晓庆介绍说,在种植方面,海东做到了因地施策,为农户提供了“智囊”。“在地块落实方面,乔木造林均安排在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或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保证了造林成效;在技术标准方面,按照技术规程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造林绿化的技术指标,实施规范化造林;在造林模式方面,重点工程全部营造混交林,提高林木稳定性和抗逆性;在质量把关方面,强化了方案审查、苗木检疫、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了造林质量,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国土绿化。”

  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青川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海东在国土绿化中做到了三个转变,一是把植树造林作为林业的专项工作转变为党政同责、党政共抓的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头等大事;二是由林业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各行各业有关部门共同给力、联手推动;三是由栽植生态林为主转变为向生态林和经济林并重的格局。

  如今,海东的这“三变”,让我们看到了国土绿化的希望,绿色将是海东永不褪色的底色。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