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风景这边独好——乐都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8-03-19 15:01:43
编辑: 鲍慧祯

  青海新闻网讯 

  柳湾遗址、瞿昙寺、彩陶博物馆……只要在百度上输入“乐都旅游”关键字,有关乐都的“旅游攻略”便顷刻充满眼球,全区丰富厚重的旅游资源,成为游人踏足休闲的好去处。

  新征程,新风景。去年以来,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紧紧围绕建设河湟文化展示中心、高原体育运动基地、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通过整合文化旅游体育资源、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等措施,改善了文化旅游体育基础条件,推动了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文化体育民生水平。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活区”战略,以乐都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乐都区第一届旅游发展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抓手,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乐都答卷:这一年,乐都区共有各级各类旅游景区(点)90余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11家,星级宾馆8家,旅行社6家,乡村旅游接待点161家(星级“农家乐”40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100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达4.45亿元,增长率21%。旅游人数达154万人(次),增长率为1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完成率100%。

  “五大工程”让乐都更精彩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乐都全域三河六岸山水格局、资源分布、交通网络和村镇体系现状,乐都区以城区为核心,沿湟水河引胜河、瞿昙河沿线为轴线,南北山区域为阵地,在原“一心一廊两翼”的基础上,构建“一心两轴一环两板块”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一心:乐都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两轴:湟水河旅游产业发展轴、瞿昙-引胜旅游产业发展轴;一环:五彩乡村自驾旅游环线;两板块:南部文化旅游板块、北部生态旅游板块。)2018年,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重点抓好全域旅游五大工程,全面提升乐都区旅游产业品质。

  以体制创新为依托,实施管理提升工程。乐都区成立“乐都区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区主管旅游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旅游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区政府相关单位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健全由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以及分管旅游工作的区委、区政府领导组成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全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重点镇成立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旅游重点村成立旅游办,由村支书担任主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旅游工作机制。

  以产业融合为目标,实施产品提升工程。结合海东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和乐都城市升位需求,加快乐都旅游度假区创建,重点协调协助做好海东市体育中心、海东市民俗文化博物馆、青海省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城市生态休闲公园、海东百里河湟文化长廊和慢行系统建设,力争乐都区旅游集散中心开工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抓主要产业突显核心特色的小镇建设需求,促进旅游、文化、农牧、林业、社区功能高度融合,利用三年时间梯次推进瞿昙文旅小镇、碾伯体育小镇、高庙彩陶小镇、寿乐农业休闲小镇、达拉徒步小镇和大地湾凤山小镇建设。按2017年编制完成的乡村旅游重点村规划,打造一批旅游重点村。

  以全景乐都建设为目标,实施环境提升工程;美化干线道路沿线环境。全面推进沿湟水河、扎碾路、乐化路沿线旅游廊道建设,优化沿途可视范围环境,合理布点景观小品,全面展现城市、田园、山体、水系、村庄相结合的优美景观。整治重点区块综合环境。推进田园景观化工程,发展景观生态农业,形成大地梯田景观和花海田园景观;在南北山旅游大环线沿线大力发展油菜、地膜洋芋,形成田园生态景观。

  以全域景区建设为蓝图,实施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厕所建设管理工作,确保全区所有A级景区、城镇旅游街区、乡村旅游点、旅游交通沿线都有旅游厕所。与交通部门协调,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民俗文化游、北部山区休闲乡村游、南北山大通道自驾游和百里河湟观光游四条旅游精品线路的提升改造,逐步提高通往A级以上景区景点、旅游重点村、果蔬采摘基地等的公路服务水平,加强沿线环境整治。打造自驾车“慢生活”休闲观光系统。对A级景区和主要乡村旅游点的旅游标识标牌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实现集乐都地图、停车场、加油站、旅游厕所、景区景点展示、景区导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宣传推介等旅游服务项目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以旅游规划为引领,实施顶层设计工程。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植入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和业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和乡村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相对接,按照农旅融合思路,打造休闲农业、景观农业、体验农业,农业产业植入旅游服务功能。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制定并公布《乐都区农家乐管理办法》,规范农家乐经营市场;编制完成《乐都营销专项规划及近期营销方案》。

  “人文乐都”枝繁叶茂

  近年来,乐都区积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并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乐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17年,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0多场次。承办了第十六届“青海农信杯”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文艺演出、青海省第二届丝路花儿艺术节乐都分会场系列活动、第二届梨文化艺术节,80场“百日攻坚、文化惠民下乡”和80场“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喜迎十九大文艺下乡演出活动。组织开展了庆五一迎五四“百人炫舞”和“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完成了《乐都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乐都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名录》的编制工作。开设了区图书馆二中分馆。上报了13项市级和3项省级非项目。

  今年,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申请、承办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青海省第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第三届梨文化艺术节、“印象瞿昙”等文艺活动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度有重点、年度有亮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更贴基层、更接地气、更受欢迎要求,实施30个村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创办流动图书点2处,竭力做好图书馆延伸服务工作。继续开展“百日攻坚、文化惠民下乡”和“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下乡演出活动。组织开展书法宣传月活动。大力扶持书法事业和书法教学的发展,把书法艺术作为提升城市底蕴,打造人文乐都、和谐乐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下大力气培养书法领军人物,提升乐都文化品位,年内已建成海东市郭世清书画院。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展南山射箭、花儿等非遗进校院活动。拍摄大型纪录片《南山射箭》,充分展示非遗文化,并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申报等工作,力争北山赛马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省、市级非遗名录10项。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合实际,抓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大力实施“文化+”行动,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基层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名镇、特色村和新型文化业态。实施好七里店民俗文化一条街项目,培育发展文化企业5家,并做大做强。

  全民健身渐成风尚

  2017年,乐都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承办了第十六届“青海农信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首站和第八赛段比赛,2017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世界杯赛乐都站比赛;青海省第二届中国体育“彩票杯”全民健身滑雪大赛和青海省第三届乒乓球锦标赛两项省级赛事。举办了乐都区庆“元旦”长跑环城赛,“中国体育彩票杯”乐都区农民篮球比赛,庆“三八”全区妇女登山比赛,海东市工商联杯篮球比赛,“五四”青年登山大赛,庆“五一”乒乓球比赛,“五一”象棋争霸比赛,全区职工拔河比赛,中小学乒乓球、篮球比赛,教育系统师生乒乓球、篮球比赛,迎环湖上全运、健康青海人系列活动暨2017“决战高原”青海省民间羽毛球比赛乐都分站赛。组队参加了海东市首届职工运动会。配发健身路径器材134套,实现了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全覆盖。

  今年,乐都文体局将举办大型精品体育赛事。承办好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及首站比赛、行走“中华水塔”国际千人徒步大赛、青海省第四届乒乓球锦标赛、青海省第三届全民健身滑雪大赛等品牌赛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各体育协会和体育场馆的作用,积极开展全区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比赛、庆“元旦”环城赛、北山赛马和南山射箭等民族民间传统比赛活动,开展职工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

  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按照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以“4+X”模式建立乐都区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运动协会和农民体育协会,在原有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企事业单位、乡镇、行政村(社区)等基层体育协会,并大力扶持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努力促进了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瞿昙国际滑雪场、河湟传统弓制作等体育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彩票工作的销售管理,扶持和培育一批体育产业。推进大型场馆免费开放。进一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年大型体育场馆年接待服务健身群众达到20万人次以上。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辅导和国民体质监测站监测作用,年内体质监测达5000人次以上。继续争取全民健身工程,解决全民健身工程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文化旅游春光明媚,旅游产业形势喜人。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逐步完善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推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瞿昙国际滑雪场举办了“海东市2017年度冬春季旅游启动仪式”、雨润镇深沟村千岛湖草莓采摘园举办了“冬季果蔬采摘节”、碾伯镇下寨村举办了“乐都区第二届梨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各类农家乐厨艺大赛,象棋比赛,文化旅游商品暨非遗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小商品展销,摄影、书画创作等活动精彩纷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盛的文化盛宴。

  优化市场环境是保障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及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涉旅企业签订了责任状并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制度。认真处理旅游投诉案件,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均达100%。结合环保督查开展了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环保大督查活动。对存在问题的农家乐下达了停业整顿告知书,自行关闭或责令关闭农家乐55家,拆除农家乐4家,限期拆除8家。同时,制定了农家乐规范管理标准,向全区所有的农家乐下发了保护环境一封信。设置了“保护环境、利国利民”大型宣传牌一处,在仓家峡、水峡等8个旅游景点设立禁止烧烤、野炊、野餐的温馨提示牌10个。

  总投资估算11.79亿元的瞿昙景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1200万元的瞿昙朵巴营、寿乐仓家峡、土官沟、阳关沟旅游扶贫项目、投资800万元的柳湾遗址考古勘探项目和总投资851.16万元的乐都区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实施;正在建设总投资300万元的乐都区高庙镇足球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24万元的杨宗寺、西来寺会景楼修缮工程和明长城(乐都段)建设项目,投资140万元的11个旅游厕所项目,已完成7个,完成投资115万元;卯寨景区完成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环山旅游公路、游步道、滑道和餐饮接待等项目;朵巴营卧龙谷景区,完成投资300万,新建了多功能厅和民俗博物馆;白草台乡旅游接待点,完成投资800万,新建了商业街和演艺厅;投资300万元的蒲台乡羊起台村旅游扶贫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工作。龙祥酒店和三阳华府酒店项目正在做项目工程前期,2018年开工建设。七里店民俗文化村和下寨梨花村建设项目正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工作。海东市民俗博物馆选址工作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完成率100%。

  旅游扶贫拔穷根

  项目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民生幸福的“压舱石”。去年以来,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旅游富民、体育健民”精准扶贫工作,按照省委“四个转变”发展理念,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重点扎实做好扶贫工作。乐都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结对认亲帮扶的贫困户有96户,结对党员干部86人,党员干部经常深入联点帮扶村,与贫困群众一对一开展认亲结对帮扶工作,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为全区354个行政村和乡镇文化站下拔了文体活动经费,每个贫困村文体活动经费不少于5000元,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的体育生活提供了条件。积极争取省体育局的支持,配发健身路径器材134套,实现了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全覆盖。

  同时,多措并举,确保旅游扶贫项目顺利开展。瞿昙朵巴营旅游扶贫项目,投资300万元,已完成95%;寿乐镇土关沟和阳关沟旅游扶贫项目,一期项目已完工,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11月底全部完工。两个村目前完成70%;仓家峡旅游扶贫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计划明年6月初完工。蒲台羊起台村旅游扶贫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前期。旅游厕所项目,2017年11个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总投资140万元,目前已完成7个,其它项目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中羊起台旅游扶贫村旅游扶贫项目,投资300万元,目前方案已完成。第二批4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2017年项目正在建设中。洪水坪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已完工。5个旅游开发重点村及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正在进行当中,已委托规划单位对5个旅游开发重点村进行规划设计,评审稿初审后正在修改,重点景区正在招商引资。

  起舞山水间,做优大旅游。当前,乐都正积极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之城,彰显乐都的人文之美、山水之美、城市之美,稳步向中国河湟文化休闲体验与高原生态康养体验旅游的目的地迈进。展望未来,随着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依托“中国书法之乡”这一金字招牌,更有那灵动的佳山秀水、深厚的历史人文做“底牌”,古老的文化在河湟大地延续创新,不断散发出新的生机,乐都将以无限的魅力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