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民间艺术之花海东绽新蕾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8-03-02 15:05:48
编辑: 易 娜

  青海新闻网讯 河湟谷地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一个个在民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个色彩奇异的艺术瑰宝,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河湟民间文化。而社火,早已成为河湟民间庆祝节庆不可分割的仪式。通过社火,人们传达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摄影:颜金梅 蒋忠财

  ●精彩舞狮口吐对联贺新春

  社火表演中最辛苦的当数舞狮人了,一场表演下来,舞狮的人大汗淋漓,体力消耗非常大。

  互助县社火表演以舞狮为主,互助的舞狮队一亮相,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在引狮者绣球的逗弄下,以紧锣密鼓为伴奏,或阔步腾跃,或凌空而起,表演者们以极其矫健敏捷的身姿,表现出傲视群雄的气势。

  互助县的舞狮狮头宽大,眼睛灵动,眉毛可以上下移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外形非常讨人喜欢。

  演出现场,只见16只大狮子摇头摆尾,32只小狮子手舞足蹈,在场外伴奏的鼓点声中,狮子与引狮者之间你来我往,表演着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引狮者的几个空翻引得掌声雷动。舞狮者展示了“上高桌”、“直立造型”、“狮子啃绣球”等高难度动作,让观众大饱眼福,表达了互助县人民的欢快心情。

  表演中,16只大狮子分别搭成狮子墙造型,从狮子嘴里吐出了“起来怒吼雄狮猛醒惊天地站立疾呼华夏振兴富国民”等对联,观众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作为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的表演项目,舞龙和舞狮也因为表演者娴熟的动作和流畅的舞动而吸引了众多观众,市民韩天斌就是崇拜者中的一个。他说:“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舞狮表演,觉得他们之间的配合和现场都非常炫酷,很精彩。今天,就在家门口看了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很开心。”

  近年来,互助县五峰舞狮已成为全省的文化品牌,从最初的小规模狮队逐渐发展壮大,现有上马村、下马村、上庄村等舞狮队共计300余只,每年活跃在互助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及各大文化活动的舞台上,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群众文化,近十年的发展和提高,已形成了独具河湟特色的舞狮文化。

  ●“非遗”螭鼓舞精彩亮相

  “咚、咚,咚、咚、咚……”头戴漂亮帽子,身着传统藏服,身系袈翠氆氇,足蹬长筒马靴的藏族群舞队的汉子们,右手持鼓举上,左手攥袖上举,排成一列,一个舞姿优美者为“夏浑(舞长)”在前面领舞,其余人跟随其后,一边跳动舞姿,一边甩响手鼓,动作缓慢而舒展,古朴而粗犷,鼓声节奏深沉又悠扬,缎带上的哈达随舞姿飘扬。隆隆的鼓声引来了更多的观众争相观看。

  记者了解到,螭鼓舞是由模仿幼鹿嬉戏跳跃玩耍的动作而形成的舞蹈,舞者通过模仿幼鹿的动作,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该舞蹈于2013年6月被列入我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自循化县的观众告诉记者:“在我们的眼里,这舞不仅是一种供大家观赏的舞蹈,而是事关村里一年命运的祭祀仪式。通过表演,可以求得村庄平安、人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传统社火受市民追捧

  社火表演虽然下午3点才开始,但上午十一点马路两旁就已经被被闻讯赶来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这可难倒了要看社火的小观众们,前边一层层的人墙实在让他们无计可施。带小孩的家长们开始为小朋友们想办法了,能往前挤的就往前挤挤,老爷爷们休息用的小板凳都成了孩子们的垫脚石。记者看到,有的小孩被爸爸扛在了肩膀上。

  精彩的表演赢得叫好声一片,当然,更少不了拿手机记录这精彩的一刻。记者看到,有人拿手机拍了小视频正四处分享;有人来晚了没看全只好遗憾地叹气;有人惊喜于自己在家门口看到了精彩演出……

  “你拍到了吗?看看,我拍的……”“我都没拍好,人群挡住了。”“嘿嘿,我晒到朋友圈给同学看看,让他们羡慕羡慕……”一时间,人群里全是讨论声。

  今天的社火表演安排紧凑,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每支社火队伍都将自己的精品展演给观众,但精彩的表演总是让人感觉太短,观众们还没过足瘾,社火展演就结束了。

  家住平安区的祁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观众实在太多,我们没有观赏到社火表演的全过程,希望明年的时候,能有一个适合观看的场所,让我们观看到精彩演出。”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