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海东简介 | 区县窗口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党的建设 | 通知公告 | 视频报道 | 优势产业发展
民俗文化 | 民生关注 | 综合信息 | 海东旅游 | 自然风光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海东
贾尔藏村有个“小塔尔寺”(中)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6-09-13 11:43:36
编辑: 丁海平

  青海新闻网讯 湟中县南部、拉脊山西部,有一个叫贾尔藏的古村,这里百年民居安然矗立、水磨依旧转动、“桑楼台”至今桑烟弥漫、“蔡家楼”依然诉说着优美的故事。古村山河秀丽、文化遗存丰富,有被称为“青海九寨沟”的峡谷、被称为“小塔尔寺”的百年古刹、还有青海独具一格的藏族服饰,这一切都散发着古村落的淳朴气息。

  别有洞天“蔡家楼”

  沿香沟峡谷向西前行,两边危耸的山体上“挂”满着或大或小的天然石窟。这些石洞犹如一双双恐怖的眼睛,又或是一张张深渊巨口,让人不敢靠近。但是其中一个洞窟却让我们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只见在北部山岭数百丈高的悬崖之上,一颗苍翠的松柏,咬定山体,悠然的从石窟中探出头,似在欣赏着香沟峡的迷人风光。在整个以灌木为主的上岭,它显得尤为独特。

  其实从洞窟中生长的树木在香沟峡还有许多,但它却因其独一无二的风格独揽群芳。据村民贾长生介绍,香沟峡内的野生植物有数百种,但松柏只有在这个洞里才能看到。据村民分析,该松柏可能是禽类吞食松柏种后在此休息,然后将未消化的种子以粪便的方式留在了洞里。

  欣赏完松柏洞后,我们继续在香沟峡内前行不足500米,眼前一处红土悬崖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村民告诉我们,因该土崖形状像极了猩猩的头部,称之为“猩猩崖”。确如村民所言,该土崖上布满着数十个小型天然石窟,而这些石窟恰恰让猩猩有鼻子有眼,且表情丰富。

  与猩猩崖近邻的是村民口中的蔡家楼。其实蔡家楼并非我们想象的在峡谷内有一栋楼,而是在上岭的峭壁上,有一个上下二层的天然石窟,因该石窟整体如一栋石楼,所以被村民形象的称之为“楼”。该“楼”高约30米,一楼用石块砌成围墙作为羊圈。从峡谷仰望该“楼”感觉只是一个大窟窿,但真正进入它时,我们才会被内部空间的宽敞和光线的明亮而赞叹当时人们的智慧。从旁边的崖边小道进入二楼,石炕、锅台、铲制而成的“沙发”隐约告诉我们这里曾是牧场主居住的地方。站在二楼,将视线透过洞口远观,脚下清澈的溪水、直沟岭坡上悠闲觅食的牛羊、被小雪覆盖透出一丝晶莹的灌木林以及远处薄雾笼罩的大山都一览无余,不禁让人赞叹“蔡家楼”的别有洞天。

  “油锅捞斧”显勇气

  据村民介绍,蔡家楼是当时当地蔡姓藏族居住放牧的地方。在清朝道光年间,贾尔藏村邻村部分村民欲争夺原本属于贾尔藏村的公共林地——九百亩白桦林。几方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请西宁县长(现为市)协调。由于没有明确的契约,加上每个村都有理由说明是自己村子所属,西宁县长一时无法协调,只能想出一条“油锅捞斧头”的计策。就是让斧子放入沸腾的油锅,由人赤裸着手臂从油锅将斧头捞出,哪个村民捞出,林场就属那个捞起斧头所在的村子。这个计策听起来很残忍,但林子的本属村民会据理力争,同时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西宁县长决定翌日在白桦树林旁架起油锅让村民来捞。当沸腾的油锅已经架起时,人们跃跃欲试,但油锅沸腾时的高温让他们不敢靠近。此时蔡斗拉脱衣挽袖,大胆地走向油锅,伸手捞出了斧头。于是,这片白桦林有了新的名称——占林(是贾尔藏村占领的林地)。为了酬谢蔡斗拉英勇占林,村民决定将占林西部的一片林地和香沟台划分给蔡家私人所有,蔡家楼也由此得名。

  关于蔡斗拉如何从油锅中捞得斧头,至今没有人能说清。只是在冬日的暖阳下,老人们出神入化的讲述这段传奇事件,吸引着孩童们前来围观。

  在贾尔藏村虽有蔡家楼,但却没有蔡姓人。村民告诉我们,现在的严氏就是当时蔡氏。在某一辈蔡家没有男性子嗣,只能将严氏入赘。之后,蔡氏便成为现今的严氏。

  “湟中之巅”必经路

  继续由香沟峡向西行走3公里,一座水库阻挡了谷底的道路,两侧的山峰犹如双龙戏珠般将水库包围。修建于19世纪50年代的香沟水库是为了周边灌溉所用,但后来很久没用,年久失修,慢慢就没了人工水库的样子,倒像是一个天然的湖泊,极目四望,但见层峦叠嶂,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形态万千。山间白云缭绕于绿色草甸和原始林海,成了一处独特的风景。

  站在香沟峡水库,向东北方远眺,位于上岭最高的一处山丘尤为显眼,山丘两侧有一个直径约5米的天然石窟,像极了一双眼睛,因形似一对凿在山体上的窗户,被当地人称为“窗户眼洞”。由于山体有积雪,我们无法近距离的体验其神奇,但仅远观就足以感受它的魅力。据村民介绍,这两个石窟是相连互通的,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人们上山采集药材,都要穿过该石洞,并且该洞也为牧羊人提供着避雨场所。

  香沟的尽头有两堵天然石墙,被村民称为“石门”。因为在那里有两堵天然石墙,高达数十米,左右各一堵,鬼斧神工,像极了一个巨大的石门,而石门之后就是隐没在彩云里的“湟中之巅”尖石山,仿佛那巨大的石门就是通向天宫的门。

  贾尔藏村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而且还遗存丰富的文化资源,桑楼台是贾尔藏村历史见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楼台位于香水河北侧一处高约3米的土台地之上的一片白杨林内,该地山泉水潺潺流过,布谷鸟栖息在树上吟唱,加之三米高台上古朴的亭阁,让人肃然起敬。所谓的桑楼就是类似亭阁风格的木质建筑,建筑面积约30平米,亭高约3米。

  据村民孟生林介绍,贾尔藏村世代供奉,阿米吉利(化隆八宝山)山神、阿米赞杰(尖石山)山神,但因这两座山海拔均在4300米以上,加之两山与村子的距离均超过20公里,因此,为方便村民煨桑祈愿,当地原住桑姓藏族在此设小型寺院,内供两座山神和三大财神,已达到转山、煨桑祈愿的目的。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贾尔藏村有个“小塔尔寺”
[08月29日]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
青海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央视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人民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浏览本站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分辨率1024*768以上